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终身学习与世界高考制度的变革
被引量:
10
Lifelong Learning and transformation of the entrance exam in the world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从终身学习理念对高等教育提出的要求出发阐述了高考改革的必然趋势,并以比较的观点考察了传统高考制度在建立终身学习体系上存在的局限性,对世界各国高考制度改革的基本方向进行了简要的概括。
作者
高益民
叶赋桂
机构地区
教育部比较教育研究中心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所
出处
《比较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11-15,共5页
International and Comparative Education
关键词
终身学习
世界
高考制度
高等教育
教育改革
分类号
G632.479 [文化科学—教育学]
G72 [文化科学—成人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22
引证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138
参考文献
8
1
日本教育学会入试制度研究委员会.大学入试制度の教育学的研究[Z].东京大学出版会,1983.221.
2
天野郁夫.大学——变革の时代[Z].东京大学出版会,1994,110-113.
3
中岛直忠.世界の大学入试[Z].时事通信社,1986.281.
4
山岸骏介.入试改革から教育改革へ[J].高等教育研究(日本高等教育学会编),1999,2:48-48.
5
琼斯·M·奥米迪拉.国家考试的传统与变革:地中海国家与盎格鲁—萨克森国家的比较研究[J].招生考试研究,湖北人民出版社,2001.83-90.
6
文部省.我ガ国の文教施策(平成12年度)[Z].大葳省印刷局,2000.195.
7
中央教育审议会.中央教育审议会答申:初等中等教育と高等教育との接の改善につぃて[Z].文部时报,2000(1484):38.
8
韩家勋 孙玲.中等教育考试制度比较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共引文献
5
1
刘向荣.
美国高校招生制度的特点与成因探析[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23(3):153-154.
被引量:11
2
赵春娟.
战后日本大学入学考试制度的变革及其启示[J]
.天中学刊,2005,20(6):127-130.
被引量:6
3
刘桂林,龚向阳.
新课程在乡村中小学实施的问题与对策[J]
.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9(1):67-70.
4
田建荣,贾锦钰.
论高考改革与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有效衔接[J]
.教育科学研究,2009(3):5-9.
被引量:28
5
宋晓欣,闫志利,Müller-Rytlewski.
德国应用科技大学招生制度特点及启示[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31(33):73-79.
被引量:15
同被引文献
22
1
黄光扬.
高考的教育社会学与教育测量学视角辩论[J]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01(11):72-74.
被引量:1
2
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Z].,2002..
3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Z].,2001..
4
韩家勋,孙玲.中等教育考试制度比较研究[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5
孙崇文.
由“选拔”走向“选择”——上海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目标模式的建构[J]
.上海教育科研,1997(3):36-39.
被引量:3
6
李守福.
发达国家高考制度述评[J]
.高校招生(高考升学版),1999,0(1):59-63.
被引量:5
7
冯加根.
关于我国现行大规模教育考试精确化现象的初步思考[J]
.现代教育论丛,2000(2):44-46.
被引量:1
8
谢明荣,邢邦圣.
构建特色教学体系 深化高职教学改革[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1,49(2):93-95.
被引量:10
9
叶赋桂,李罡.
大学入学考试制度改革:比较的观点[J]
.比较教育研究,2001,22(5):1-7.
被引量:13
10
刘昌波.
中美大学本科招生制度比较及其启示[J]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2,17(1):65-70.
被引量:13
引证文献
10
1
张爱.
中外高考科目设置的比较研究[J]
.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4,24(3):47-51.
被引量:1
2
黄玉凡.
全面发展性学生评价与高考制度的改革[J]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7(1):32-34.
被引量:5
3
张海燕,宋玉冰.
中国高考的历史分析与前景展望[J]
.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05(3):22-23.
被引量:5
4
李娜.
美国大学招生考试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影响[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5(1):168-169.
5
于涵.
不忘初心 推进新高考改革 面向未来 构筑现代化考试[J]
.中国高教研究,2018(3):17-23.
被引量:50
6
姜钢.
论高考“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的核心功能[J]
.中国高等教育,2018(11):31-35.
被引量:66
7
赵梦.
推进实验教学数字化改造落实教育新基建要求[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21(19):1-3.
被引量:5
8
李鼎,艾伦.
高中理科学生实验的实施现状与改进对策[J]
.课程.教材.教法,2022,42(1):104-109.
被引量:7
9
张晓华.
高职理学基础课考核中的突出问题与可行对策[J]
.宁波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14(4):41-44.
10
何健.
美国高等教育招生制度对我国高招制度改革的启示[J]
.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3(2):56-58.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138
1
王维,刘晓卉.
素质教育背景下的考试改革工作探析[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0(4):105-106.
被引量:1
2
汤莹丽.
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存在的问题与策略研究——以青铜峡市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为例[J]
.宁夏教育,2023(6):22-24.
3
肖立宏.
高考综合改革实践中的教育考试评价智库建设:形势、作用与构想[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23,43(5):11-16.
4
王岩.
“双减”政策背景下的学校教学新思路[J]
.甘肃教育研究,2022(10):135-137.
被引量:1
5
张晓琳,时子豪,孟岩.
培养科学思维习惯 形成科学思维品质——从2021北京高考第20题谈起[J]
.湖南中学物理,2022(1):33-35.
6
赖世锵.
呈现真实情境 凸显核心素养——2019年高考全国卷Ⅰ理综第33题评析与教学启示[J]
.湖南中学物理,2020,0(1):82-83.
被引量:1
7
林艳红.
在高中英语读写课中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J]
.高考,2020,0(11):158-159.
被引量:1
8
郑建芸.
近十年来我国高考研究的进展[J]
.上海教育科研,2006(7):26-29.
被引量:1
9
杨继龙,但昭彬.
中韩两国高考制度改革之比较[J]
.滁州学院学报,2007,9(1):110-113.
被引量:7
10
吴计生.
中日高考制度改革之比较[J]
.世界教育信息,2007,20(11):79-81.
被引量:4
1
张海燕,宋玉冰.
从世界高考制度的发展趋势看中国高考改革[J]
.现代大学教育,2004,20(1):78-80.
被引量:10
2
王圣志,皮曙初,茆琛,陈俊,宋常青,王莹,艾福梅,孟昭丽.
教育改革:别让农村孩子越落越远[J]
.中国社会工作,2009(30):35-39.
3
林国红,陈继革.
中国高考改革之路评析[J]
.浙江教学研究,2009(2):18-19.
4
李珊.
教育改革须保障农村学生利益[J]
.师道(人文),2009(12X):32-33.
5
李辉.
高职提前招生考试带来什么?[J]
.职业技术,2006(13):61-61.
6
夏冰,史璞.
中俄高考制度改革比较研究[J]
.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7(3):58-61.
被引量:1
7
邵军.
中职电子电工类专业对口单招的教学实践[J]
.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2012(6):14-15.
被引量:1
8
刘湘丽.
注册入学对高职院校带来的机遇与挑战[J]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5(1):11-14.
被引量:1
9
李倩.
教育大餐需要合格的“掌厨人”[J]
.云南教育(视界),2011(23):46-46.
10
钟彩.
高等职业教育教师教学方法的探讨[J]
.时代教育,2017,0(1):214-214.
比较教育研究
2001年 第1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