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EPDM和PE协同增韧聚苯乙烯(英文)
被引量:
6
Synergistic toughening of EPDM and PE on polystyrene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研究了两种增韧剂(PE和EPDM)和PS/SBS(85/10)共混物的相形态和耐冲击性能。分别单独加入PE和EPDM时体系的最大缺口抗冲强度为7.5kJ/m2和14.7kJ/m2,当同时加入PE和EPDM时体系的最大缺口抗冲强度为21.5kJ/m2。可见,PE和EPDM对聚苯乙烯有明显的协同增韧作用。
作者
方征平
查琳琳
马国维
许承威
机构地区
浙江大学高分子复合材料研究所
出处
《合成橡胶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51-251,共1页
China Synthetic Rubber Industry
关键词
EPDM
PE
协同增韧
聚苯乙烯
三元乙丙橡胶
聚乙烯
增韧
共混
分类号
TQ325 [化学工程—合成树脂塑料工业]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23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22
参考文献
4
1
[1]Xu C,Fang Z,Shan X,Xu H.Suliao Gongye,1997,25:55
2
[2]Van Gisbergen J G M,Borgmans C P J H,Van der Sanden M C M, and Lemstra P J.Polymer,1990,31:162
3
[3]Crevevecoeur J,Nelissen L,Van der Sanden M C M,Lemstra P J, Mencer H,Hogt A.Polymer,1995,36:753
4
[4]Xu S,Jiong S.J Appl Polym Sci,1998,68:1 099
同被引文献
123
1
郑华,李培祥,段有顺.
NR/EPDM/CR共混物制作高强度胶管配方研制[J]
.橡塑技术与装备,2001,27(7):22-24.
被引量:4
2
江畹兰.
异戊橡胶与三元乙丙橡胶并用胶料及其硫化胶的结构与性能[J]
.世界橡胶工业,2004,31(9):17-20.
被引量:2
3
李桂娟,于宝洁,李祎,陶朝阳,陈彦模,周恩乐.
EPDM增韧PET的研究[J]
.工程塑料应用,2004,32(10):17-19.
被引量:17
4
叶舒展,周彦豪,刘洪涛.
丁腈橡胶与三元乙丙橡胶共混物的反应性增容作用[J]
.橡胶译丛,2005,32(1):8-11.
被引量:15
5
包林康.
乙丙橡胶的基本性能和应用[J]
.中国橡胶,2005,21(3):24-27.
被引量:15
6
揣成智,池大平,贾茂平,邓翠红,张聿兴.
PC-PS的相容性与共混物性能的研究[J]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1993,5(2):24-27.
被引量:3
7
于力.
乙丙橡胶发展战略研究[J]
.弹性体,2005,15(1):1-6.
被引量:23
8
熊传溪,闻荻江,皮正杰.
超微细Al_2O_3增韧增强聚苯乙烯的研究[J]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1994,10(4):69-73.
被引量:131
9
闫瑞萍,梁善杰.
PP/HDPE/EPDM三元共混材料的微观形态结构及增韧机理分析[J]
.工程塑料应用,1994,22(3):31-34.
被引量:22
10
朱玉俊,顾军.
NR/EPDM并用胶共硫化的研究[J]
.合成橡胶工业,1994,17(3):157-159.
被引量:17
引证文献
6
1
谭能超,贾润礼.
聚苯乙烯增韧研究进展[J]
.辽宁化工,2004,33(10):597-600.
被引量:3
2
徐建平,承民联,李颖,王讯.
PS/EPDM反应性共混物的研究[J]
.橡胶工业,2005,52(9):523-526.
被引量:3
3
袁荞龙,李长喜,张杰,朱孟钦.
羧基丁苯-纳米氧化硅复合粉末增韧聚苯乙烯的研究[J]
.功能高分子学报,2005,18(3):387-392.
被引量:1
4
魏刚,彭娅,龙盛如,吕军,黄锐.
PP对PBT/POE-g-MAH共混体系相形态和力学性能的影响[J]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06,22(6):225-228.
被引量:1
5
徐苏华,罗权焜.
三元乙丙橡胶共混研究进展[J]
.特种橡胶制品,2007,28(4):63-70.
被引量:12
6
焦淑瑞,徐建平.
Friedel-Crafts烷基化反应就地增容PS/EPDM合金[J]
.常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3(1):5-8.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22
1
孙蓉,敖宁建,严拓,邓华.
硅橡胶的生物医学改性与回收利用[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9,13(25):4919-4922.
被引量:2
2
张金龙,马斐,陈昌青,陈洁,夏峥嵘,柯昌美,曾丹林,陈红祥.
橡胶改性对PS力学性能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进展[J]
.广州化工,2010,38(6):16-19.
被引量:4
3
严石静,丁剑武,申凤善,李香丹.
侧基含可光交联肉桂酸酯基的光敏聚苯乙烯的合成及其性能[J]
.功能高分子学报,2010,23(2):191-196.
被引量:5
4
焦淑瑞,徐建平.
Friedel-Crafts烷基化反应就地增容PS/EPDM合金[J]
.常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3(1):5-8.
被引量:2
5
苏长艳,王素菊,苏艳平.
粘合剂AIR-1对海上漂浮疏浚胶管外胶性能和粘合强度的影响[J]
.特种橡胶制品,2011,32(6):16-18.
6
焦淑瑞,王留阳,徐建平.
用氯化钠-无水三氯化铝协同增容聚苯乙烯/三元乙丙橡胶共混物[J]
.合成橡胶工业,2012,35(1):31-35.
7
吴贻珍.
乙丙橡胶开发和应用研究进展[J]
.橡胶工业,2012,59(2):118-127.
被引量:31
8
张雪娇,赵晓莉.
聚合物合金相容性研究进展[J]
.应用化工,2012,41(8):1448-1451.
被引量:6
9
马宇春.
三元乙丙橡胶生产工艺及应用研究进展[J]
.科技视界,2013(28):202-202.
被引量:3
10
赵红冉,徐建双,苏胜培.
黑液-蒙脱土在丁基橡胶-三元乙丙橡胶并用体系中的应用研究[J]
.精细化工中间体,2013,43(6):48-55.
被引量:5
1
袁绍彦,黄锐,吴涛.
纳米CaCO_3和SBS协同增韧聚苯乙烯(英文)[J]
.合成橡胶工业,2003,26(2):116-116.
被引量:9
2
戴伟民,刘志文.
弹性体及无机粒子协同增韧PVC研究[J]
.塑料工业,2012,40(1):40-43.
被引量:4
3
赵均.
高韧性PET性能的研究[J]
.广东塑料,2005(8):22-26.
被引量:2
4
沈忠林,崔杰,王平华.
PVC/CaCO_3纳米复合材料结构与性能的研究[J]
.塑料工业,2005,33(6):35-37.
被引量:7
5
宋波,黄锐,魏刚.
纳米碳酸钙和马来酸酐接枝乙烯-辛烯共聚物弹性体对PA 6脆韧转变及协同增韧的研究(英文)[J]
.合成橡胶工业,2004,27(1):48-48.
被引量:1
6
任强.
塑料添加剂[J]
.精细石油化工文摘,1999(10):42-49.
7
武德珍,宋勇志,金日光.
PVC\弹性体\纳米CaCO_3复合体系的加工和组成对力学性能的影响[J]
.复合材料学报,2004,21(1):119-123.
被引量:50
8
苏鹏福,余渡元,马力,孙宏.
我国双向拉伸聚酯膜缺口很大[J]
.中国包装,1995,15(3):33-33.
9
刘琳,戴光宇.
钛酸钾对PVC性能的影响[J]
.建筑材料学报,2007,10(6):671-676.
被引量:1
10
俄罗斯PVC消费将增长30%缺口还将依靠进口[J]
.聚氯乙烯,2011,39(7):47-48.
合成橡胶工业
2002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