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地质储量丰度在剩余油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提出了应用地质储量丰度来定量描述剩余油的分布 ,避免了应用剩余油饱和度描述剩余油的片面性 ,从而为剩余油的挖潜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在文 5 1块剩余油研究中通过应用该方法 ,提高了剩余油挖潜措施的有效性 ,文 5 1块开发效果得到明显改善 。
作者
孙明莉
赵爱武
王宏宇
机构地区
中原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
中原油田分公司西部勘探经理部
出处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02年第2期196-197,191,共3页
Inner Mongolia Petrochemical Industry
关键词
研究
应用
地质储量丰度
剩余油饱和度
分类号
TE327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14
同被引文献
6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1
1
黄炳光 刘蜀知.实用油藏工程与动态分析方法[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7..
共引文献
14
1
曲丽,徐宏,任志刚,王忠生.
桩西采油厂未开发储量评价及对策[J]
.油气井测试,2004,13(3):27-30.
被引量:1
2
崔太华,刘海涛,冯士杰,辛松,李少兵,高万州.
桥口油田非均质复杂断块油田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J]
.海洋石油,2005,25(2):39-43.
被引量:3
3
陈荣芹.
复杂断块油藏细分注水开发方案优化研究[J]
.断块油气田,2006,13(1):29-30.
被引量:24
4
张广东,刘建仪,宋阳,杨友国,彭远进.
油井采油指数及地层压力计算新方法[J]
.油气井测试,2006,15(3):9-10.
被引量:6
5
顾伟民.
复杂油气藏精细油藏描述——以周清庄油田为例[J]
.石油地质与工程,2007,21(3):39-42.
被引量:8
6
刘蜀知,孙艾茵.
水驱油田产量递减期开发指标预测方法研究[J]
.低渗透油气田,1999,4(1):49-52.
7
吴克柳,李相方,张公涛,唐宁依.
考虑反凝析的边水凝析气藏见水时间预测新方法[J]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11(19):4574-4577.
被引量:11
8
于东旭.
XX油藏开发技术界限数值模拟研究[J]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11(33):8307-8309.
被引量:1
9
杨芙蓉,樊平天,贺静,吴克柳,李异才,李娜.
边水气藏高产气井见水时间预测方法[J]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21(29):8745-8747.
被引量:15
10
王寿平,赵良金,周瑜,王秋梅,范金旺.
濮城油田沙一下砂岩油藏的注水高速开发[J]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2002,24(2):60-61.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6
1
黄伟岗,郭平,徐艳梅.
剩余油分布地质研究方法[J]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2005,27(3):5-7.
被引量:28
2
李胜利,于兴河,高兴军,张志杰,王庆如,梁卫,周锦.
生产动态和油藏静态结合研究剩余油分布的理论与方法[J]
.资源与产业,2006,8(2):63-66.
被引量:17
3
岳立强,李秀朋,岳立勇,杨玲洁.
复杂断块油田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J]
.内蒙古石油化工,2006,32(9):91-92.
被引量:5
4
刘晓艳,陈月明,李洁,綦红芳,张莲忠.
特高含水期油田剩余油评价方法在某单元的应用[J]
.西部探矿工程,2006,18(12):158-159.
被引量:3
5
陈亮,牛艳平,张一伟.
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的多学科研究[J]
.断块油气田,1999,6(5):29-33.
被引量:15
6
刘志云,宋晓峰,林成岭,李相珍,张庆珍.
井间示踪法在储层剩余油分布研究中的应用[J]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1999,21(4):76-78.
被引量:11
引证文献
1
1
焦雪峰,陈明强,金维鸽.
剩余油分布技术研究[J]
.新西部(理论版),2007(04X):227-228.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李夏宁,张九然,张伟.
基于三维网络模型的聚合物驱后微观剩余油研究[J]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11(8):1686-1690.
被引量:5
1
滕英翠.
地质储量丰度在剩余油研究中的应用[J]
.内江科技,2011,32(4):138-138.
2
滕英翠.
地质储量丰度在剩余油研究中的应用[J]
.内蒙古石油化工,2012,38(4):144-145.
被引量:3
3
陈育庭,于丹.
试论地质动态分析理论在侏罗系延9、延10油藏开发中的应用[J]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3,33(23):181-181.
4
徐森,朱玉双,刘新菊,李莉,邵飞.
华池油田华152区块剩余油挖潜措施研究[J]
.石油规划设计,2010,21(3):15-18.
被引量:1
5
尹楠鑫,李中超,熊运斌,刘云华,李明映,任宏.
文38断块沙三上亚段沉积微相展布特征及剩余油挖潜措施[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18(6):27-30.
被引量:2
6
任康绪,宋新民,章寒松,王珏,杜宜静,王幸蒙.
对标分析对轮古油田轮古7试验区开发工作的启示[J]
.新疆石油地质,2014,35(2):198-203.
7
赵雪云.
埕东油田东区特高含水后期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J]
.科技与企业,2013(5):123-123.
被引量:1
8
李英,杨红菊,张徽,李新华.
埕东油田东区特高含水开发后期剩余油分布研究[J]
.内江科技,2012,33(4):151-152.
9
彭彦素,赵淑霞,王少冰.
纯化油田高含水潜力研究及开发对策[J]
.胜利油田职工大学学报,2005(3):32-33.
10
马智永,赵翠华,李燕红,董宪彬.
孤岛油田二元复合驱潜力评价及开发调整研究[J]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1,31(12):73-73.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02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