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非对称信息条件下税收征管的激励机制
被引量:13
出处
《税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30-33,共4页
参考文献4
-
1张维迎.《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
2谢康.《信息经济学教程》,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
3谢识子.《经济博弈论》,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
4MaJun,Modeling Central-Local Fiscal Relations in China,China Economic Review 6.
共引文献14
-
1钱俊龙.关税征收的博弈[J].中国统计,2005,20(5):51-52.
-
2曾庆彪,谌贻庆.从博弈论角度看国有企业改制中国有资产流失问题[J].价值工程,2005,24(7):8-10. 被引量:2
-
3王保平.国有资产监管的博弈特征及其对策分析[J].财会通讯(上),2005(9):70-72. 被引量:2
-
4李晓颖.低工资误区与劳动力市场的“柠檬均衡”[J].现代经济探讨,2005(10):77-79. 被引量:3
-
5卢亚娟,吴言林.契约、风险规避与农村信用社改革[J].经济学动态,2008(4):35-39.
-
6胡海峰,罗惠良.风险分担、信息不对称与资本市场层次演进[J].经济学动态,2009(6):23-26. 被引量:2
-
7高宇辉,韦雁.公司制改造失效问题研究[J].南方金融,2002(1):61-63. 被引量:1
-
8罗友山.关于金融监管的博弈分析[J].经济评论,2002(1):91-93. 被引量:20
-
9王勇.完全契约与不完全契约——两种分析方法的一个比较[J].经济学动态,2002(7):22-26. 被引量:11
-
10计小青,曹啸.资本市场财务呈报管制:理论及其对中国实践的解释[J].管理世界,2003,19(2):4-14. 被引量:14
同被引文献54
-
1安雪梅,张宝忠.加强对高收入者个人所得税的征管[J].中国管理信息化(综合版),2006,9(6):80-81. 被引量:6
-
2邓力平.诺贝尔经济学奖与优化税制理论[J].税务研究,1996(12):10-15. 被引量:14
-
3许建国.优化税收理论释义(上)[J].涉外税务,1999,0(4):4-8. 被引量:9
-
4田东朝.我国税收流失原因探析[J].理论导刊,2002(11):18-19. 被引量:1
-
5郭庆旺.最适所得课税[J].财经问题研究,1995(8):27-32. 被引量:8
-
6潘雷驰.我国税收征管方式的博弈分析[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6(1):24-28. 被引量:15
-
7高培勇.中国的税负到底重不重?[J].涉外税务,2006(6):5-6. 被引量:4
-
8屈锡华.《税收征管博弈及其行为解析》[A]..四川省国际税收研讨会学术论文[C].,2000年..
-
9刘颖.《如何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N].《中国税务报》,2002年12月24日.
-
10邓力平.《诚信纳税与讲真话》[J].《涉外税务》,2002,.
引证文献13
-
1刘翏.税收监管博弈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09(18).
-
2张宪房,刘玮.从博弈论角度看我国税收流失的有关问题[J].甘肃农业,2005(2):79-79. 被引量:2
-
3孙华阳.当前税务稽查工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3):52-53.
-
4麻勇爱.税收征管中委托代理问题透视[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5,26(5):40-42.
-
5张小兵.税收征管中的信息不对称研究[J].税务与经济,2005(6):63-66. 被引量:1
-
6张小兵.谈税收征管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5,19(5):27-30. 被引量:4
-
7周兰翔,罗立清.我国纳税人税收筹划对税收征管的挑战与应对[J].企业家天地(下旬刊),2007(1):87-90.
-
8刘方.税收征管的委托代理分析[J].江苏商论,2007(2):148-149. 被引量:1
-
9陶金.境外税收征收管理制度及对我国的启示[J].法制与社会(旬刊),2013(20):203-204. 被引量:2
-
10王宗璐.数据比对在税收工作中的应用研究[J].财讯,2019(35):51-51.
二级引证文献34
-
1罗晓雪.关于提高我国过渡时期个人所得税自行申报率的思考[J].华章(初中读写),2007(8).
-
2孙华阳.当前税务稽查工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3):52-53.
-
3杨斌.对西方最优税收理论之实践价值的质疑[J].管理世界,2005,21(8):23-32. 被引量:13
-
4卿定文,朱锡平.最优税收理论及其政策含义[J].经济评论,2006(4):84-89. 被引量:7
-
5陈海涛.关于地税省级应用大集中的若干思考[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9):119-122. 被引量:1
-
6赵国旭.浅析税收征管中信息不对称的危害[J].中国市场,2008(14):49-50. 被引量:2
-
7田丽.税收遵从理论及其对我国税收实践的启示[J].现代经济(现代物业下半月),2008,7(7):23-25. 被引量:3
-
8周夏飞,田丽.简论征税人对纳税人税收不遵从的激励作用[J].现代商业,2008(33):155-156.
-
9王冠之,何挺.关于旅游业税收政策执行情况的分析——以新余市为例[J].新余高专学报,2009,14(5):33-35. 被引量:4
-
10董晓岩.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税收管理的基本框架[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0,23(2):66-70. 被引量:7
-
1孙锁宏,刘博.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系统性风险防范研究[J].金融理论与教学,2014(1):10-11. 被引量:1
-
2余珊萍.论开放经济下通货膨胀的国际传导[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4(3):45-52. 被引量:13
-
3王健,王茹.以国际视野治理热钱与通胀的棘轮效应[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9):4-9. 被引量:1
-
4热点·焦点·难点[J].中国经贸导刊,2010(13):99-100.
-
5周常生.警惕巨额不良贷款问题的“棘轮效应”[J].金融信息参考,2005(10):31-31.
-
6单新涛,郑石桥,曾令会.财政预算棘轮效应研究:以新疆为例[J].绿色财会,2011(4):40-43.
-
7廉永辉,张琳.黄金价格中存在棘轮效应吗[J].南方经济,2013,42(7):64-77. 被引量:3
-
8卢立香,胡金焱.对风险投资家的激励机制研究——基于声誉效应和棘轮效应的分析[J].西部金融,2008(9):32-34. 被引量:2
-
9傅立文,何卫江.市场竞争与国有商业银行的自生能力[J].金融研究,2005(2):106-114. 被引量:5
-
10单新涛,蒋宏桥,曾令会.财政收入预算棘轮效应研究:以新疆为例[J].会计之友,2011(3):37-40.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