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学记》的教学论思想对现代教育工作者的启示
被引量:3
摘要
《学记》集我国古代教育思想之大成。本文从教学论的角度,挖掘其中对当前实施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具有借鉴意义的思想精华。
出处
《教育科学研究》
2001年第12期46-48,共3页
Educational Science Research
参考文献8
-
1陈戍国:《四书五经·礼记·学记》[M].长沙,岳麓书社,1991年版.
-
2王向辉.《《学记》对语文素质教育的启示》[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教育·社会科学),1999,.
-
3段继杨:《创造性教学通论》[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
4潘菽:《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
-
5胡学增等:《现代教学论基础》[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
6吴永熙,张德启.从《学记》及“诱思探究”教学理论谈可持续发展教育[J].教育发展研究,2001,21(9):74-77. 被引量:12
-
7吴永熙,张德启.主体性教学与素质教育[J].学科教育,2001(7):12-15. 被引量:9
-
8王明怡 吴永熙.《从《学记》谈教学和谐共振的实现》[J].苏州大学学报,2000,.
二级参考文献13
-
1董奇.论元认知[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1):68-74. 被引量:520
-
2胡令.物理学科尖子学生的元认知优势分析[J].中国教育学刊,1998(1):52-54. 被引量:3
-
3陈戌国.四书五经.礼记.学记[M].岳麓书社,1991..
-
4张熊飞.诱思探究教学导论[M].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
5阎金铎.物理教学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195-201.
-
6张熊飞.诱思探究教学论是教学领域实施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光明日报(陕西版),2000.11.30.
-
7张熊飞.从"诱思探究教学理论"看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J].诱思探究教学研究,1999,(2).
-
8罗国忠,梁淡之,吴永熙.教坛探索[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
-
9吴永熙,汤仲华.试论物理学科开展“诱思探究”教学实验中的诱思策略问题[J].诱思探究教学和素质教育.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
10吴永熙,高俊.试论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J].学科教育,2000(6):35-38. 被引量:10
共引文献19
-
1谭玮.论大学英语教学培养学习个性的教学原则[J].外语学刊,2009(2):127-129. 被引量:16
-
2杨莉.《学记》与“建构主义”学习思想[J].新课程(下),2008,0(3):19-19.
-
3丁广明.现代教育技术与高校体育学科教学整合的探析[J].呼兰师专学报,2003,19(4):38-40. 被引量:2
-
4夏维力,杨海光.多向共振教学法在研究生管理类课程案例教学中的应用[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5):44-48. 被引量:6
-
5王海滔.以提高学生主体性为目标的大学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方法探索[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6,32(8):55-55. 被引量:4
-
6王燕.主体性教学与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培养[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6(12):83-85. 被引量:1
-
7何丽贞.浅议加强高校公共选修课建设和管理[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9,10(3):12-14. 被引量:3
-
8蒋秀萍.我院开设公共选修课的实践与探讨[J].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8(1):25-27. 被引量:2
-
9樊启金.启发式教学的起源与发展——以语文教学为例[J].学园,2012(18):65-67. 被引量:2
-
10吴永熙,张德启.试论物理教育中的课题探究教学[J].课程.教材.教法,2002,22(3):50-53. 被引量:25
同被引文献18
-
1高颖虹.关于当代美育功能的思考[J].福建论坛(文史哲版),1999(5):90-91. 被引量:8
-
2刘秋云.《学记》和《雄辩术原理》课程思想的比较与启示[J].河西学院学报,2005,21(2):69-73. 被引量:3
-
3张熊飞.诱思探究教学导论[M].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
4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447.
-
5王明怡 吴永熙.从《学记》谈教学和谐共振的实现[J].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教育版),2000,(5).
-
6吴永熙 杨海如.实施“诱思探究”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益[N].教师报(理论之窗),1997-09-28.
-
7高时良.学记评注[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
-
8刘爱云.《学记》中尊师重教思想的几点思考.安阳师院学报,1999,(3):62-65.
-
9孟宪成.中国古代教育文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97-103.
-
10张瑞琏,王承绪.中外比较教育史纲[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182-359.
二级引证文献7
-
1宦欣雨.《礼记·学记》兴艺乐学思想探析[J].现代交际,2020(13):119-120. 被引量:1
-
2袁雨帆,郝英婕.《礼记·学记》中“喻”的用法及其现实教学应用研究[J].汉字文化,2022(11):4-6.
-
3张祖华.浅论隐性德育场的“隐性共振”[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0,26(6):151-153. 被引量:6
-
4张祖华.共振原理在德育教育中的运用[J].陇东学院学报,2011,22(1):107-110. 被引量:1
-
5龚克.《学记》教育思想探析[J].考试周刊,2009(51):211-212.
-
6朱亚军.试谈南京大学·苏州中学匡亚明实验班物理教学改革、创新的探索和实践[J].物理教师,2016,37(10):64-66.
-
7李冕.《学记》中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分析[J].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7(42):348-349. 被引量:2
-
1李丽香.教师课堂语言的艺术[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1(8):22-22.
-
2殷元文.田大成教授[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6(5).
-
3戴丽娟.教师成长新的摇篮——博客[J].教育科研论坛,2010(5):86-87.
-
4王丽娟.刍议“小成”和“大成”[J].林区教学,2006(5):23-24.
-
5皮连生.奥苏伯尔的教学论思想[J].外国教育资料,1991(1):35-43. 被引量:9
-
6姜乐仁.为探索现代中国启发式教学体系而持续奋进[J].河北教育(教学版),1996,40(10):29-30.
-
7黎莉,林新宏.孔子教育思想探析[J].医学教育探索,2005,4(6):363-364. 被引量:1
-
8王焕芝.从卢梭的自然主义教学论洞悉今日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J].伊犁教育学院学报,2002,15(2):42-45.
-
9外国教育资料 1982年总目录[J].全球教育展望,1982(6):65-66. 被引量:1
-
10罗伊.凿玉之刀[J].上海支部生活,2014(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