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国际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41-45,共5页
Studies of International Finance
参考文献1
-
1外经贸部网站:www.Moftec.gov.cn
同被引文献95
-
1郑凌云.浅议行政事业性资产管理现状及对策[J].中国机关后勤,2003,0(11):16-18. 被引量:3
-
2张丕强.英日韩三国金融业统一监管改革的模式比较[J].浙江金融,2004(10):20-21. 被引量:6
-
3蔡继明.非劳动生产要素参与分配不等于剥削[J].学习论坛,2002,18(1):10-13. 被引量:8
-
4晏智杰,张辉.本本主义不是科学的研究态度和思维方式——答卫兴华教授[J].高校理论战线,2002(9):47-58. 被引量:6
-
5刘磊.剥削与劳动价值理论研讨会综述[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2(2):75-78. 被引量:6
-
6张雷声.理解劳动价值论发展劳动价值论[J].高校理论战线,2002(1):43-48. 被引量:7
-
7邓玲.高外贸依存度下中国经济的调整策略[J].商业时代,2006(22):35-37. 被引量:9
-
8李平,张立德.建立和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预算管理体制[J].经济研究参考,2006(88):9-17. 被引量:9
-
9王志明 乔桂明.国际经济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
10刘易斯.现代国外经济学论文选[C]第八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引证文献8
-
1陈享光.论我国储蓄过剩与外资流入的矛盾及对策[J].教学与研究,2004(8):25-32. 被引量:5
-
2黄旭平,毛中根.论开放经济条件下资金供求的非均衡及其调整[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5(1):57-61.
-
3毛中根,唐振龙.开放经济下资金供求非均衡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5(3):33-37. 被引量:1
-
4危勇.“双溢出”格局下中国经济平衡策略研究[J].西南金融,2007(4):15-17. 被引量:1
-
5吴晓,何明芳.中国国际收支及国际储备状况分析[J].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27(4):34-36. 被引量:2
-
6陈鹏联,王桃清.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现存问题及解决路径[J].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29(6):52-55. 被引量:2
-
7卫兴华,陈享光,邱海平.2002年理论经济学研究的新进展[J].经济评论,2003(6):3-13.
-
8邱红星,郭峰.论FDI与中国国际收支的关系[J].商业研究,2004(6):110-112.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13
-
1陈享光,李学彦.2004年我国宏观经济研究的最新进展[J].当代经济管理,2005,27(3):5-13.
-
2李金生,蒋瑛.我国储蓄外汇双过剩时期的外资政策[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2(12):55-57.
-
3陈海晶,祁婷,陈洁.“双过剩”条件下的外资对策[J].商场现代化,2009(3):15-15.
-
4付岩岩.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J].知识经济,2010(6):58-59.
-
5朱立芬.浅析我国外汇储备[J].商场现代化,2010(36):212-213. 被引量:3
-
6许芯,汪晶晶,宋涛.FDI与双顺差的实证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会计师,2013(10):7-11. 被引量:1
-
7彭奥蕾,金群,马泳诗.经济增长中储蓄有效转化为投资的思考——基于简单AK模型的分析[J].中外企业家,2014(1):76-79.
-
8宋秀玲,赵一蔚,孟文燕.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的阶段、现状与策略分析[J].当代经济,2015,32(26):36-37. 被引量:2
-
9尹飞霄,朱英明.宏观税负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基于中国省际动态面板数据系统GMM方法[J].工业技术经济,2017,36(8):144-150. 被引量:5
-
10徐励.国际资本流动背景下的中国金融风险的思考[J].金融经济(下半月),2008,0(9):18-19. 被引量:1
-
1徐刚.从资金均衡模型看中国外债制度[J].市场周刊·理论版,2003(12M):50-53.
-
2胡建军.改进工商银行的外币储蓄工作[J].中国城市金融,1995(3):28-29.
-
3钱正逸,沈浩.海宁外币储蓄增幅惊人[J].中国外汇管理,2000(3):51-51.
-
4徐焕龙.浅论加强对外币储蓄业务的管理[J].农村金融研究,1996(3):61-62.
-
5洪于南,詹志辉,王锋,董思进.兴业银行和泉州农信社联网方案[J].中国金融电脑,2003(7):44-46.
-
6唐振龙.开放经济下资金供求非均衡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J].集团经济研究,2006(02S):60-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