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果树胚培养研究进展
被引量:
7
Advances of embryo culture on fruit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综述了近20年来果树胚培养研究的主要成果,包括应用领域、离体胚的发育途径,影响胚培养的因素,胚培苗移栽技术等,并就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作者
祁业凤
刘孟军
王玖瑞
戴丽
机构地区
河北农业大学中国枣研究中心
出处
《生物技术》
CAS
CSCD
2002年第3期46-48,共3页
Biotechnology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170652)
河北农业大学9816资助项目
关键词
果树
胚培养
胚状体
研究进展
分类号
S66 [农业科学—果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83
参考文献
30
共引文献
329
同被引文献
72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30
参考文献
30
1
俞长河,陈振光.
幼胚和花药培养诱导荔枝胚性愈伤组织[J]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1997,26(2):168-172.
被引量:29
2
陈学森,张艳敏,张连忠,杜欣阁,郭延奎.
特早熟杏的育种[J]
.园艺学报,1996,23(1):27-31.
被引量:35
3
石荫坪,王强生,陈学森,范春林.
杏特早熟品种胚培的研究[J]
.落叶果树,1997,29(1):3-6.
被引量:16
4
姚强 董义虎 等.营养物质对早熟桃幼胚离体培养成苗的影响[J].落叶果树,1988,(3):1-4.
5
陈振光 王家福.柑桔合子胚早期离体培养获得植株[J].福建农学院学报,1986,15(4):271-276.
6
伊华林,邓秀新.
培养三倍体柑桔植株的研究[J]
.果树科学,1998,15(3):212-216.
被引量:33
7
母锡金,王文玲,蔡达荣,安和祥.
猕猴桃属美味猕猴桃和毛花猕猴桃种间杂交的胚胎学和胚援救[J]
.Acta Botanica Sinica,1990,32(6):425-431.
被引量:16
8
叶新荣,章文才,万蜀渊.
柑桔胚性细胞系的建立[J]
.果树科学,1994,11(2):81-83.
被引量:16
9
黄仕周,熊德华.
建水无籽蜜桔的幼胚培养和无性系苗的繁殖[J]
.云南植物研究,1992,14(1):73-79.
被引量:2
10
唐小浪,易干军,吴绍彝,彭成绩,李志强,曾赛容.
红江橙珠心愈伤组织的诱发及其体细胞胚胎发生与植株再生试验[J]
.广东农业科学,1994,21(1):20-22.
被引量:5
二级参考文献
83
1
陈容茂,王锋,邵小华.
碳源及添加物对龙眼胚性愈伤组织之效应[J]
.福建果树,1993(1):11-15.
被引量:5
2
吕柳新,余小玲.
荔枝幼胚的离体培养[J]
.福建农学院学报,1993,22(4):410-413.
被引量:26
3
姜淑荣,王际轩,刘志,李博文,谢秀华.
几种苹果砧木和品种茎尖组培苗的培养基筛选试验[J]
.北方果树,1994(2):9-11.
被引量:4
4
叶新荣,章文才,万蜀渊.
柑桔胚性细胞系的建立[J]
.果树科学,1994,11(2):81-83.
被引量:16
5
黄学林,李筱菊,傅家瑞,劳彩玲.
Thidiazuron对苜蓿愈伤组织的乙烯生成及其体细胞胚胎发生的影响[J]
.植物生理学报(0257-4829),1994,20(4):367-372.
被引量:27
6
邓秀新,Gmit.,FG.
柑桔同源及异源四倍体花粉育性研究[J]
.园艺学报,1995,22(1):16-20.
被引量:28
7
邓秀新,伊华林,李锋,郭文武,叶文明.
以异源四倍体体细胞杂种为父本杂交培育三倍体柑桔植株的研究[J]
.Acta Botanica Sinica,1996,38(8):631-636.
被引量:33
8
王大元 张进仁.柑桔胚的人工培养[J].植物学报,1975,17(2):149-152.
9
王元裕 周碧英 等.柑桔胚培养技术的研究Ⅱ、多胚性品种未熟幼胚的早期离体培养[J].园艺学报,1981,8(1):13-18.
10
陈振光 王家福.柑桔合子胚早期离体培养获得植株[J].福建农学院学报,1986,15(4):271-276.
共引文献
329
1
陈镇,李秀丽,陈志伟,乐有章,翟敬华,张鸿,戢小梅.
中国猕猴桃育种及品种选育研究[J]
.湖北农业科学,2019,0(S02):300-307.
被引量:7
2
袁澍,贾勇炯,林宏辉.
诱导植物体细胞胚发生的几个生理因素[J]
.植物生理学通讯,2003,39(5):508-512.
被引量:47
3
柴菊华,赵习平.
我国极早熟杏育种研究进展[J]
.园艺学报,2002,29(S1):635-638.
被引量:4
4
赵宏勇,赵锋.
我国杏资源及遗传育种研究进展[J]
.北方果树,2008(2):1-3.
被引量:3
5
姜小文.
生物技术在南方果树研究中的应用[J]
.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8(2):98-104.
被引量:1
6
刘继红,徐小勇,邓秀新.
柑橘体细胞杂种及其核质遗传研究进展[J]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04,12(3):237-246.
被引量:13
7
赵胜建.
三倍体葡萄胚培养、倍性鉴定及育种进展[J]
.河北农业科学,2004,8(3):90-93.
被引量:7
8
韩华柏,何方.
我国核桃育种的回顾和展望[J]
.经济林研究,2004,22(3):45-50.
被引量:97
9
梁文裕,陈伟,宋瑞峰,张凤.
龙眼胚胎发育研究进展(综述)[J]
.亚热带植物科学,2004,33(4):65-68.
被引量:7
10
唐丽.
基因工程技术及其在林木培育中的应用[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4):113-116.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72
1
周俊辉,周家容,曾浩森,王国彬,祝展平.
园艺植物组织培养中的褐化现象及抗褐化研究进展[J]
.园艺学报,2000,27(z1):481-486.
被引量:121
2
张发成,翟凤林.
小麦加代研究的进展及其应用[J]
.世界农业,1982(5):36-39.
被引量:5
3
赵彬.
小麦加代研究进展及其在育种中的应用[J]
.种子,2004,23(7):43-46.
被引量:10
4
丁晓义,姜鸿明,王丽,于经川,刘兆晔,刘克宁,陈永娜.
小麦一年五代快速发育技术研究[J]
.麦类作物学报,2005,25(2):135-137.
被引量:13
5
苏新.
浙贝母种胚的离体培养[J]
.中药材,1995,18(2):62-63.
被引量:12
6
曾桂华,肖珍成.
棉花快速加代育种新方法探讨[J]
.中国棉花,1995,22(4):15-16.
被引量:2
7
王有生,王文杰.
伊贝母种子的休眠特性及化学药剂对解除休眠的效应[J]
.中药材,1989,12(4):5-8.
被引量:11
8
于清涛,汪磊,董英璐.
四季萝卜快速加代繁育技术[J]
.北方园艺,2006(2):71-71.
被引量:1
9
王力超,江宁拱,周志钦.
苹果矮化砧木M_9的幼胚培养[J]
.果树科学,1996,13(4):241-242.
被引量:8
10
李开绵,林雄,黄洁,许端丽.
木薯种质花期观察和亲和力的初步研究[J]
.热带作物研究,1996(2):53-59.
被引量:7
引证文献
7
1
王瑞霞,何业华,罗吉,余小玲,韩景忠,高爱平.
黄皮胚培养研究[J]
.果树学报,2006,23(4):581-586.
被引量:1
2
杨海玲,曹敏格,孙扬吾,阿不都热扎克,张文,朱元娣.
一种快速而有效的‘舞美’苹果种子繁殖体系的建立[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7,12(4):25-28.
被引量:2
3
但忠,欧文军,蒋盛军,李开绵.
广西武鸣木薯开花结果现状调查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7):13004-13006.
被引量:4
4
吴多.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在林业生产中的应用[J]
.民营科技,2015(3):229-229.
被引量:6
5
孔曜,姚焱,郭培国,李荣华,张平,黄红弟,李光光,张华.
植物快速加代技术研究及应用[J]
.种子,2017,36(7):56-59.
被引量:3
6
李丽,师娥,黄登婧,徐琼,刘世海,师桂英,屈星.
伊贝母种胚的离体培养[J]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18,53(1):83-89.
被引量:6
7
牛焕琼,晋开颜,徐斌.
植物组织培养在林业中的应用及进展[J]
.林业建设,2003(3):27-30.
被引量:9
二级引证文献
30
1
王秀丽,杨煜,徐平丽,李爱琴,单雷.
植物组织培养的应用及进展[J]
.山东农业科学,2005,37(3):78-80.
被引量:26
2
何业华,王瑞霞,罗吉,欧阳若,叶自行,林顺权,高爱平,谭耀文.
5个黄皮品种实生苗倍性鉴定[J]
.果树学报,2007,24(5):696-698.
被引量:4
3
奚晓军,魏芳,张金凤.
黑杨胚抢救技术体系优化[J]
.植物生理学通讯,2009,45(2):137-141.
4
占爱瑶,由香玲,詹亚光.
优良白桦单株离体繁殖性状的筛选[J]
.林业科技,2009,34(5):1-4.
被引量:4
5
黄莉雅,张日清,马锦林,潘晓芳,陈国臣,唐熙麟,何荣飞,伍有祥.
不同培养条件对油茶愈伤组织和芽诱导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4):1718-1719.
被引量:13
6
黄莉雅,张日清,马锦林,潘晓芳,陈国臣,何荣飞,伍有祥.
油茶愈伤组织和芽诱导培养条件的筛选[J]
.经济林研究,2010,28(1):30-34.
被引量:17
7
孙志强,孙占育.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在生产上的应用与进展[J]
.陕西农业科学,2010,56(3):98-100.
被引量:4
8
唐泽紫,许磊,张卫明,孙立军,陆长梅.
续随子愈伤组织诱导与不定芽分化探讨[J]
.江苏农业科学,2011,39(2):108-110.
被引量:2
9
赵恺,刘伟,刘忠巍,尹光晶.
苹果组织培养研究概况[J]
.河北果树,2011(5):1-3.
被引量:4
10
石兰蓉,卢赛清,黄秋伟,彭靖茹,黎萍.
木薯花粉活力与柱头可授性研究[J]
.江苏农业科学,2013,41(8):98-100.
被引量:2
1
刘希华,邓德良,张丽,邢建宏,梁一池.
红心材马尾松胚培养研究[J]
.河南农业科学,2013,42(10):122-125.
2
刘进平,陈良秋.
椰子胚培养研究[J]
.热带农业科技,2006,29(1):21-23.
被引量:3
3
杨红超,裴冬丽.
牡丹种子胚培养研究[J]
.广西农业科学,2006,37(2):108-110.
被引量:24
4
陈永喆,孟振农,高树芳,陈穗云.
低温和激素处理对大蒜气生鳞茎植株发育途径的影响[J]
.山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30(4):455-460.
5
赵艳华,程和禾,吴永杰,李玉生,刘国俭,吴雅琴.
早熟桃、油桃胚培养研究[J]
.河北农业科学,2008,12(8):12-13.
6
李晶晶,盛鹏,岳艳玲.
Embryogenesis and Development of Isolated Microspore in Chinese Cabbage[J]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2013,14(6):813-815.
被引量:1
7
尚霄丽,朱更瑞,李靖,冯义彬,王力荣.
李属种间杂交亲和性及胚培养研究[J]
.果树学报,2009,26(6):826-829.
被引量:7
8
王爱华,戴洪义,于士梅.
甜樱桃胚培养研究[J]
.莱阳农学院学报,2003,20(3):162-164.
被引量:12
9
李玉萍,王燕青,虞国弘,罗凤霞.
建兰与杂交兰杂交亲和性与胚培养研究[J]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2017,33(1):81-84.
被引量:4
10
雷家军,庞兰,林翼飞,关婧竹.
卷丹百合种间杂种胚培养研究[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9,40(1):84-87.
被引量:6
生物技术
2002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