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象”理论的新创建——评赵炎秋的《文学形象新论》
被引量:2
出处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26-127,共2页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 of Hunan Normal University
参考文献10
-
1刘俊涛.品牌营销——白酒行业的必由之路[J].特区经济,2005(10):338-339. 被引量:4
-
2杨薇.OEM方式下企业核心竞争力探讨[J].经济师,2005(10):172-173. 被引量:5
-
3杨秋玲.从五粮液品牌战略的特点浅析品牌文化建设[J].西部经济管理论坛,2005,18(3):11-15. 被引量:9
-
4张良.白酒OEM·泸州·产业集群——在中国白酒OEM·泸州论坛上的讲话[J].酿酒科技,2005(8):107-109. 被引量:2
-
5刘培培.OEM模式的经济学分析——以“格兰仕”微波炉经营为例[J].市场周刊,2005,18(7):14-16. 被引量:4
-
6小砂.2004年我国酒业发展的特点[J].酿酒科技,2005(4):77-77. 被引量:2
-
7叶浓.大品牌 新品OEM怎么做[J].现代家电,2005(6):34-35. 被引量:2
-
8姜有辉,孙键.OEM的管理与创新[J].煤炭企业管理,2005(2):39-39. 被引量:5
-
9余顺男.构建品牌金字塔——金六福成长之路[J].瞭望,2002(41):32-33. 被引量:3
-
10徐华春.白酒企业,路在何方?[J].经济月刊,2001(8):43-44.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8
-
1What is OEM? [EB]. http://www.webopedia. com/TERM/O/OEM. html, 2004/8/23/2004/10/13
-
2宋永高.OEM能让品牌国际化吗[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02,(24):34-35.
-
3.[EB/OL].中国OEM信息网,.
-
4康荣平,柯银斌.格兰仕集团的成长、战略与核心能力[J].管理世界,2001,17(1):189-195. 被引量:31
-
5肖学芳.企业跨国经营中的贴牌战略[J].中外管理导报,2002(2):51-52. 被引量:6
-
6徐连宝.中国蜂业企业与OEM战略[J].蜜蜂杂志,2002,22(7):13-15. 被引量:2
-
7邱雪峰.中国制造业你永远甘做国际伴娘?——贴牌生产的透析与自创品牌策略[J].商讯(商业经济文荟),2003(2):27-28. 被引量:8
-
8夏先良.中国企业从OEM升级到OBM的商业模式抉择[J].财贸经济,2003,24(9):64-69. 被引量:46
共引文献19
-
1俞箐.浅谈基于OEM物流解决方案[J].科技风,2009(19).
-
2许剑雄,张晓艳.浅析OEM经营在白酒行业的运用[J].商场现代化,2006(08S):141-142.
-
3张兰,李俊莉,文俊.组织文化对国有企业效能影响的调查研究——以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为个案[J].时代经贸(下旬),2007(01X):160-161. 被引量:3
-
4涂娟,吴飞霞.再论OEM与自创品牌的关系[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6(9):40-42. 被引量:1
-
5王成林,李淑芬.提高OEM生产模式下物流服务水平的策略分析[J].中国市场,2007(15):51-51. 被引量:1
-
6王保利,常颖.论农产品品牌文化的塑造与传播——以“陕西苹果”为例[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7,28(4):446-449. 被引量:33
-
7杜尚义.“海尔”“、TCL”“、格兰仕”国际化模式比较分析[J].经济与管理,2008,22(7):53-59. 被引量:10
-
8任凯,赵黎明,陈小峰.面向终端市场的OEM客户关系新模式研究[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8(5):13-18.
-
9张丽华,王东,刘莉.中国民营OEM企业成长环境的后应式案例研究[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9,11(3):37-51.
-
10程振峰.我国OEM企业的现状、问题及发展对策分析[J].特区经济,2009(11):224-227.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10
-
1杨有山.杜甫诗与关汉卿杂剧塑造的平民形象比较研究[J].河南社会科学,2007,15(5):149-151. 被引量:2
-
2纳伊曼.世界高等教育的探讨[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
-
3李衍柱.媒介革命与文学生产链的建构[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52(4):3-9. 被引量:8
-
4李鸿渊,李淑玉.《红楼梦》中晴雯与小红形象比较研究[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5):461-466. 被引量:8
-
5赵宪章.“文学图像论”之可能与不可能[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57(5):20-28. 被引量:52
-
6陆涛.从语象到图像——论文学图像化的审美逻辑[J].江西社会科学,2013,33(2):73-78. 被引量:13
-
7赵宪章.语图叙事的在场与不在场[J].中国社会科学,2013(8):146-165. 被引量:116
-
8李宗刚.文本的生产与文学经典的诞生--基于《阿Q正传》文本生产过程的历史考察[J].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22(2):1-14. 被引量:3
-
9王朝勇.图像的研究以及对图像学运用的思考[J].中国美术,2022(4):26-39. 被引量:5
-
10高姿英.安娜与蘩漪形象比较——以抗争过程及悲剧原因为中心[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7(2):250-253. 被引量:3
-
1李莉.评《文学形象新论》[J].中国文学研究,2002(1):96-96.
-
2赵为学.崭新的形象理论在崛起——读赵炎秋教授《文学形象新论》[J].理论与创作,2002(5):49-50.
-
3李艇.王国维对中国诗歌形象理论的贡献[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0(2):69-70.
-
4赵炎秋.论传统形象理论的局限[J].求索,1996(5):88-92.
-
5王天保.卢卡奇的人物形象理论[J].文艺理论与批评,2012(1):46-49. 被引量:2
-
6岑瑶瑶.从沈从文的《边城》看其对中国形象的塑造——以语言形象为例[J].青春岁月,2016,0(15):4-4.
-
7俞兆平.文学研究中思维逻辑的误区[J].文学评论,2002(2):27-31. 被引量:1
-
8曾赞军.“情商”测试[J].杂文月刊,2014,0(10):21-21.
-
9《散文选刊》下旬刊征稿[J].散文选刊(原创版),2010(11).
-
10《散文选刊》下旬刊征稿[J].散文选刊(原创版),201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