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试谈1990年华北棉区三代棉铃虫防治困难的原因及治理对策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1990年,华北冀、鲁、豫3省大范围内棉田三代棉铃虫Heliothis armigera Hübner普遍严重发生,各地反映防治不奏效,局部地方灾情严重,棉农被迫下地捉虫,给棉花生产造成一定损失。本文试就此进行分析,并提出抗性棉虫综合治理的策略与技术。 三代棉铃虫防治困难的原因 作者认为,造成三代棉铃虫防治困难与以下因素有关。
作者
戴小枫
机构地区
中国农科院植保所
出处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30-32,共3页
Plant Protection
关键词
棉花
棉铃虫
防治
华北地区
分类号
S435.622.3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0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8
同被引文献
10
1
顾中言,韩丽娟,王强,黄祥麟,许小龙.
棉花蚜螨繁殖率及棉蚜再猖獗[J]
.植物保护学报,1993,20(4):319-324.
被引量:4
2
陈志杰,张淑练,张美荣.
几种杀虫剂对棉铃虫卵的防治效果试验[J]
.昆虫知识,1997,34(3):141-143.
被引量:3
3
刘润玺,农药,1990年,29卷,3期,10页
4
林汉连,植物保护,1988年,2期,5页
5
文绍贵,中国棉花,1985年,12卷,5期,35页
6
朱明道,南京农学院学报,1982年,2期,38页
7
陈永明,等.棉铃虫综合治理技术的研究总结[C],盐城市植保植检站资料汇编,1997
8
中国农科院植保所棉虫组,棉花害虫的抗药性与防治技术[M],科学普及出版社;1993年
9
仵光俊,陈志杰,姬明周,董树旺,李怀柱,安建辉,石金成.
棉田插种玉米对天敌虫口的影响及其控制害虫的作用[J]
.生物防治通报,1991,7(3):101-104.
被引量:12
10
夏敬源.
我国棉花病虫害综合治理研究新进展[J]
.中国棉花,1992,19(1):2-6.
被引量:10
引证文献
4
1
郝小草,胡发清,崔学芬,陈景芬,吴世雄.
防治棉铃虫的药剂田间筛选试验研究初报[J]
.植物保护学报,1995,22(2):181-186.
被引量:10
2
陈志杰,仵光俊,张淑莲,张兴,王兴林.
麦棉间套棉田害虫综合治理技术研究[J]
.西北农业学报,1998,7(1):27-31.
被引量:5
3
徐文华,沈安国,李武权,顾明龙,杨明,陈志远.
几种农药防治棉铃虫的药效试验[J]
.江西棉花,2000,22(2):21-26.
被引量:3
4
徐文华,周加春,吴忠义,王永超,蔡晓祥,陈启祥.
90%万灵可溶性粉与克幼脲超微粉复配对棉铃虫的防效研究[J]
.湖北植保,1999(3):12-15.
二级引证文献
18
1
沈国清,徐勇惠,张青,陆自强.
苏脲1 号与西维因混用对棉铃虫增效作用的研究[J]
.华东昆虫学报,1999,8(1):95-98.
被引量:8
2
徐文华,王永山,王义成,宋贤利,杨本国.
江苏沿海地区Bt棉主栽品种的性状评价[J]
.江西农业学报,2003,15(4):21-26.
被引量:10
3
秦曙,朱九生,李捷,乔雄梧.
丙溴磷与甲胺磷混配对棉铃虫增效作用研究[J]
.山西农业科学,1996,24(2):36-39.
4
曹赤阳.
针对棉花害虫现状改善综合防治结构[J]
.农药,1996,35(1):6-8.
被引量:2
5
夏敬源,文绍贵,崔素贞,胡发清,马丽华.
棉花害虫生物生态控制关键技术研究[J]
.棉花学报,1996,8(5):225-228.
被引量:21
6
李林,王兆守,喻子牛.
对小菜蛾较高毒力的阿弗曼链霉菌突变株及其发酵培养基的筛选[J]
.湖北农业科学,1999,38(1):31-34.
被引量:2
7
王伟,姚举,李号宾,张瑜,王东,马国兰.
杏棉间作对棉花害虫与捕食性天敌的影响[J]
.新疆农业科学,2010,47(9):1897-1901.
被引量:14
8
张艳荣.
5%氟铃脲乳油防治棉花棉铃虫田间药效试验[J]
.现代农业科技,2011(8):137-138.
被引量:2
9
陈华仕.
氰戊菊酯的研究[J]
.农业灾害研究,2011,1(2):34-36.
被引量:2
10
王伟,姚举,张瑜,刘海洋.
新疆南部棉区杏树对棉田主要害虫和自然天敌的影响[J]
.应用昆虫学报,2012,49(4):951-956.
被引量:6
1
丁岩钦,张占川.
华北棉区玉米田三代棉铃虫种群动态及其对棉田发生为害的作用分析[J]
.昆虫学报,1994,37(3):305-310.
被引量:11
2
农业部将投1.3亿元启动8个科研项目[J]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2012,50(4):70-71.
3
项瑛,商兆堂,陈钰文,张旭辉,宗鹏程.
2009年初江苏省干旱过程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2):10407-10409.
被引量:6
4
廖舜乾.
几种杀螨剂对棉红蜘蛛自然种群的毒力测定[J]
.植物医生,2005,18(2):35-36.
5
谢宝瑜,李典谟,丁岩钦,孟祥玲.
中国华北棉区棉铃虫的防治问题[J]
.生物学通报,1996,31(4):8-11.
被引量:1
6
李湘民,华菊玲,全茂发,刘平安.
江西杂交早稻纹枯病综合防治的策略与技术[J]
.中国稻米,1997,3(6):24-25.
7
杨贤萍,肖满开.
水稻褐飞虱的发生与综合防控技术[J]
.安徽农学通报,2008,14(13):156-157.
被引量:1
8
冯象秦.
鲁北棉花栽培策略与技术[J]
.中国棉花,1993,20(5):22-23.
9
陈双龙,廖海林,龚绍文.
不同施氮水平对两优培九产量影响试验初报[J]
.福建农业科技,2002,33(3):3-4.
被引量:18
10
陈晓平,王龙.
桐城市稻纵卷叶螟发生情况与综合防治技术[J]
.安徽农学通报,2008,14(6):72-73.
植物保护
1991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