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安徽教育》
2004年第11期39-39,共1页
Anhui Education
同被引文献7
-
1刘强.传播学受众理论论略[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34(6):97-101. 被引量:23
-
2姬慧,乔建中.从移情培养谈道德教育的实施途径[J].教育探索,2004(11):76-77. 被引量:8
-
3李建华.论道德情感培育的目标指向[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5(3):10-15. 被引量:7
-
4刘素娟,孙晓丽.换位思考——谈思想政治教育效果[J].华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00,10(4):45-47. 被引量:2
-
5[苏]苏霍姆林斯基.肖勇译.教育的艺术[M].湖南:长沙教育出版社,1983.
-
6黄正平.道德情感:现代教师的必备素养[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8(5):14-16. 被引量:2
-
7江昌勇.接受理论及其对课堂教学的启示[J].教书育人(高教版),2003(150):18-19.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7
-
1肖建平.浅谈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情感教育[J].中国科技纵横,2011(16):313-313.
-
2魏晓波.基于接受理论的高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机制探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下),2012(2):27-28. 被引量:3
-
3魏晓波.接受理论和态度理论视野下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机制[J].科技创新导报,2013,10(1):250-251. 被引量:1
-
4桓美丽.由陶行知先生四颗糖的故事浅议高职院校辅导员的情感育人[J].才智,2015(17). 被引量:1
-
5牛祥荣.共情在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9,0(15):2-3.
-
6牛祥荣.共情在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J].贵州教育,2019,0(19):8-9. 被引量:2
-
7王攀,陈丽颖,牟小加,严雪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机制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3(5Z):197-199. 被引量:1
-
1孟庆男,范国柱.浅议思想政治课教师的道德威信[J].思想政治课教学,1997,0(5):30-31.
-
2蔡扬波,孔凡芳.高校管理者学术和道德威信失落与提升[J].出国与就业(就业教育),2012(6):154-155.
-
3赵磊.让中国“政能量”持续发力[J].领导科学,2015,0(5):20-20.
-
4张冬毛,彭志忠.论高校“两课”教师的道德威信[J].文史博览,2005(8X):64-65. 被引量:1
-
5杨巍.师范教育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的教师威信[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12):91-92.
-
6叶太回.坚定爱的信念 用心教育学生[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2015,0(Z1):80-81.
-
7涅夫斯基,周燕,刘春荣.儿童的家庭教育[J].外国中小学教育,1993,0(6):43-44.
-
8米建华.论政治教师的道德威信[J].山西政报,2006(12):40-40.
-
9周中之.论为人师表[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5(2):83-91.
-
10宋进章.高等学校领导心理初探[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0(3):17-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