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吸水控制对提高杂交稻种子活力的影响(简报)
被引量:
8
Effects of Water Control on Increasing the Vigor of Hybrid-Rice Seeds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随着杂交稻种子老化过程中活力的下降,膜透性增加。用水分平衡法及10%PEG6000溶液处理后,人工和自然老化的杂交稻种子活力都有明显提高。
作者
马国英
徐锡忠
章崇玲
机构地区
南京农业大学
出处
《植物生理学通讯》
CSCD
1991年第6期427-428,共2页
Plant Physiology Communications
关键词
杂交稻
种子
活力
水分平衡
分类号
S511.10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73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66
参考文献
5
1
燕义唐.聚乙二醇(PEG)引发预防大豆种子吸胀冷害的效果[J]植物生理学通讯,1987(04).
2
陈光仪.PEG处理种子的条件分析及其模拟[J]种子,1986(01).
3
王爱国,吴淑君.杂文水稻种子在贮藏过程的衰老及控制研究[J]种子,1986(01).
4
傅家瑞,李卓杰,刘振声,丘泉发,黄学林,陈润政.P 标记化合物代谢及一些同工酶的影响[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3(01).
5
顾增辉,徐本美,郑光华.测定种子活力方法之探讨(Ⅱ)发芽的生理测定法[J]种子,1982(03).
同被引文献
73
1
李训贞,梁满中,周广洽,陈良碧.
化学药剂对水稻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J]
.生命科学研究,2000,4(S1):91-94.
被引量:8
2
李明,姚东伟,陈利明.
园艺种子引发技术[J]
.种子,2004,23(9):59-63.
被引量:24
3
任淦,彭敏,唐为江,徐才国,邢永忠.
水稻种子衰老相关基因定位[J]
.作物学报,2005,31(2):183-187.
被引量:25
4
秦红,郑光华.
提高杂交稻种子活力和抗吸胀冷害的研究(简报)[J]
.植物生理学通讯,1994,30(1):24-26.
被引量:7
5
刘金波,洪德林.
粳稻穗角和每穗颖花数的遗传分析[J]
.中国水稻科学,2005,19(3):223-230.
被引量:21
6
陈利华,万杉.
不同温度条件下水稻种子活力QTL的定位分析[J]
.武汉植物学研究,2005,23(2):125-130.
被引量:15
7
沈圣泉,庄杰云,王淑珍,杨国花,夏英武.
水稻种子耐贮藏性QTL主效应和上位性效应分析[J]
.分子植物育种,2005,3(3):323-328.
被引量:13
8
张晓艳,李宇歌.
PEG渗透处理对老化种子活力的影响[J]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6(2):50-52.
被引量:20
9
颜启传,李稳香.
杂交水稻种子活力与田间生产性能之间的关系[J]
.中国农业科学,1995,28(A01):90-98.
被引量:11
10
朱昌兰,潘晓云.
杂交稻种子在不同处理下的抗老化能力及其生理生化变化的研究[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1995,17(4):380-385.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8
1
张云贵,谢永红.
PEG在模拟植物干旱胁迫和组织培养中的应用(综述)[J]
.亚热带植物通讯,1994,23(2):61-64.
被引量:24
2
朱世杨,洪德林.
杂交粳稻86优8号F_1自然老化种子引发技术研究[J]
.种子,2007,26(1):38-42.
被引量:7
3
朱世杨,洪德林.
杂交籼稻老化种子引发技术和成苗技术研究[J]
.江西农业学报,2007,19(5):1-4.
被引量:10
4
朱世杨,洪德林.
PVA+KNO_3对杂交籼稻F_1人工老化种子的引发效果[J]
.西南农业学报,2007,20(3):383-387.
被引量:4
5
朱世杨,洪德林.
几种化学药剂对杂交籼稻汕优63自然老化种子引发效果研究[J]
.杂交水稻,2007,22(3):74-77.
被引量:4
6
朱世杨,郭媛,洪德林.
水稻种子抗老化遗传分析[J]
.遗传,2008,30(2):217-224.
被引量:20
7
叶尚红,字淑慧,李瑞,韩曙.
萝卜颗粒引发对老化大豆种子活力的影响[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3(4):562-564.
被引量:1
8
方芳,王明鑫,陈秉初,叶惠良,江和.
热击处理对水稻种子萌发和活力的影响[J]
.浙江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21(3):73-75.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66
1
张爱民,杨生玉,薛建平,盛玮,高翔,朱艳芳.
多种因素对半夏外植体直接诱导形成试管小块茎的影响[J]
.中国中药杂志,2005,30(8):576-579.
被引量:24
2
迟吉娜,马峙英,韩改英,李喜焕,王彦霞.
陆地棉组织培养体细胞胚胎发生技术改进[J]
.棉花学报,2005,17(4):195-200.
被引量:11
3
嵇庆才,周明耀,张凤翔,徐华平,周春林,荆昊,顾太义.
水培条件下水肥耦合对水稻根系形态及其活力的影响[J]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05,3(3):18-21.
被引量:6
4
斯琴巴特尔,秀敏.
蒙古扁桃种子萌发的生理生化特性[J]
.中国草地学报,2006,28(2):39-43.
被引量:15
5
马武昌,王雁,彭镇华.
车前和紫花地丁对水分胁迫的生理反应[J]
.林业科学研究,2006,19(5):633-637.
被引量:19
6
崔健,刘怀锋,李绍华.
半根和全根水分胁迫对苹果幼苗超氧阴离子产生量及其与光合作用关系的影响[J]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5(2):172-176.
被引量:2
7
韩玉杰,徐志防,叶万辉,曹洪麟,韦霄.
不同类型喀斯特植物的荧光特征及抗旱性比较[J]
.广西植物,2007,27(6):918-922.
被引量:6
8
张贤秀,郭巧生,王艳茹.
种子引发对夏枯草种子活力影响的初步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2008,33(5):493-495.
被引量:30
9
王慧超,何士敏,李昌满.
PEG渗调处理对植物种子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6):2224-2226.
被引量:32
10
吴海燕,欧阳西荣.
粮食作物种子处理方法研究进展[J]
.作物研究,2007,21(B12):525-530.
被引量:3
1
习耀国.
渭北旱原的土壤蒸发和水分平衡[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1990,8(1):70-75.
被引量:2
2
徐祝龄,陆光明,马秀玲,宋兆民.
饶阳试验区林网保护下的棉田土壤水分平衡的研究[J]
.北京农业大学学报,1993,19(1):67-71.
被引量:1
3
邹畅,张宇.
水分对玉米栽培的影响[J]
.农业科技与装备,2014(5):3-4.
4
陈奇恩,萧复兴,晋凡生,李海金,朱亚丽.
晋中旱地玉米耗水规律及农田水分平衡研究[J]
.华北农学报,1991,6(4):94-99.
被引量:7
5
刘作新,庄季屏.
辽西地区农田水分状况的研究Ⅰ.旱地作物的水分平衡估算及其调控[J]
.应用生态学报,1992,3(1):20-27.
被引量:8
6
甄志高,段莹,王晓林,孙梅英.
芝麻种子超干贮藏研究[J]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3,25(1):76-77.
被引量:10
7
Xiaobin LIN,Zhiping WEN,Wen ZHOU,Renguang WU,Ruidan CHEN.
Effects of Tropical Cyclone Activity on the Boundary Moisture Budget over the Eastern China Monsoon Region[J]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2017,34(6):700-712.
8
郑有萍.
丘四区寺尔沟小流域不同植被类型土壤水分动态变化分析[J]
.现代农业科技,2011(11):255-256.
被引量:1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91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