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正交设计法研究槐米炭炮制工艺
被引量:13
Application of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to the Study of the processing Technology of Dark-Fried immature Flower Buds of Japanese pagodatree (Sophora japonica)
出处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9期395-397,共3页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参考文献7
1 倪永兴,应用概率统计,1988年,4卷,1期,85页
2 赵兰湘,中成药研究,1988年,4期,17页
3 崔学义,中药通报,1987年,12卷,6期,22页
4 原思通,河南中医,1984年,1期,43页
5 周怀梧,数理统计,1984年
6 徐礼--,中草药有效成分分析法.下,1984年
7 王爱芳,药学通报,1982年,17卷,10期,55页
同被引文献242
1 张天恩.利用SGP-100型园盘式切药机退皮[J] .中成药,1985(6):33-33. 被引量:2
2 王晓红.槐花米中鞣质含量与炮制条件关系的探讨[J] .中成药,1985(4):18-19. 被引量:2
3 王名洲,王琦,冯宝麟.关于中药净制作用的探讨[J] .中成药,1985(3):19-20. 被引量:1
4 王智勇.GQ-1A型滚筒式去毛机[J] .中成药,1984(5):34-34. 被引量:2
5 王大璠.不同工艺炮制茜草炭对小鼠凝血功能的影响[J]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42(4):755-756. 被引量:3
6 李玲,乔传卓,李修禄,董同义.大青叶和板蓝根药材及其制剂质量控制的研究[J] .药学学报,1993,28(3):229-233. 被引量:21
7 孙颂三,赵燕洁,周佩卿,夏运峰.巴豆霜对泻下和免疫功能的影响[J] .中草药,1993,24(5):251-252. 被引量:7
8 曹琬如,钱大公,陈瑞.醋制延胡索质量标准研究[J] .中成药,1993,15(3):20-22. 被引量:13
9 李群,王易宾,李成韶,王琦.吴茱萸炮制前后生物碱及毒性比较[J] .中成药,1993,15(4):19-21. 被引量:18
10 姚广滨,方寿江,梅伟,徐培蓂.延胡索炮制工艺的优选优化[J] .中成药,1993,15(4):42-43. 被引量:5
引证文献13
1 李津明.落叶松阿拉伯半乳聚糖滴丸制备工艺及其速释机制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2005,30(16):1249-1251. 被引量:3
2 陈美燕.槐米炒炭前后鞣质含量的比较[J] .淮海医药,2006,24(3):247-248. 被引量:8
3 郭戎,丁安伟,张永,朱春江,李军.炮制对槐米中槲皮素含量的影响[J] .中国中药杂志,1996,21(7):406-407. 被引量:14
4 李成.中药炮制实验研究概述[J] .太原科技,2007(6):26-27. 被引量:1
5 李飞,张世臣,杨蕾,刘斌,侯思源,郭欣欣.正交设计法优选乌头炮制工艺[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8,21(1):38-39. 被引量:7
6 赵新芝,郭长强,韩莉,梁瑞雪.槐米炮制研究进展[J] .时珍国医国药,2000,11(2):183-184. 被引量:9
7 王琦,孙立立,贾天柱.中药饮片炮制发展回眸[J] .中成药,2000,22(1):33-58. 被引量:25
8 刘斌,石任兵,李云谷.清咽泻火颗粒的提取工艺研究[J]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00,11(6):370-373. 被引量:3
9 郭素华,黄建福,郑连梅,饶春荣,黄树生,傅建炜.养心草及其制剂的研究[J] .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1,11(4):35-38. 被引量:15
10 李娆娆,原思通,肖永庆.中药槐花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炮制研究进展[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2,9(6):77-82. 被引量:51
二级引证文献140
1 朱清华,古金银,吴爱群,申利群.费菜成份含量测定及费菜总黄酮抗氧化研究[J] .壮瑶药研究,2023(2):86-91.
2 肖杰明,陈林生.试论中药炮制机械及其主要任务[J] .机电信息,2006(S1):3-7.
3 赵红丹,王卓,王巍,林长旭,刘永生.炮制对槐米中芦丁含量的影响[J]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10,31(6):330-332. 被引量:2
4 车苏容,郭素华,竺叶青.景天三七的药学研究进展[J] .福建中医药,2004,35(3):51-53. 被引量:38
5 李惠,原桂东,金亚宏,李娆娆,王岚,王素芬.槐花饮片及其提取物止血作用的实验研究[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24(11):1007-1009. 被引量:33
6 李景丽,何晓宁,蔡锟.浅谈中药炮制研究发展的方向[J] .现代中医药,2005,25(1):63-64. 被引量:1
7 邹节明,王力生.中药炮制的现状浅析[J] .中草药,2005,36(4):620-623. 被引量:9
8 武刚毅,陈同坡,刘峙,李小纪.正交设计法在中药炮制工艺中的应用[J] .中国药业,2005,14(6):92-93. 被引量:1
9 李娆娆,原思通,李志宏,秦海林.槐花炭化学成分的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2005,30(16):1255-1257. 被引量:9
10 李娆娆,原思通,秦海林.中药槐花饮片特征性提取物B的指纹图谱研究[J] .药物分析杂志,2005,25(10):1198-1202. 被引量:3
1 江文君,李川,李铁林,周杰.机炒槐米炭的初步考察[J] .中药材,1990,13(9):23-25. 被引量:3
2 许卫军,吴长忠.槐米炭炮制条件的正交筛选[J]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1998,15(6):26-26. 被引量:1
3 徐志.槐米炭凝血止血作用的实验研究[J] .广西中医药,1990,13(1):44-45. 被引量:6
4 验方斋[J] .人人健康,1995,0(3):77-77.
5 蒋纪洋,李安金,孙荣秀,徐淑云,张景芝,王丽华.槐米炭炮制工艺探讨[J] .中药材,1997,20(7):344-345. 被引量:4
6 倪永兴,彭图婉,曾诠.多指标试验全概率公式评分法研究槐米炭炮制工艺[J]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1995,26(6):359-361. 被引量:17
7 祯恒.六种常见病食疗方[J] .东方药膳,2014(5):59-60.
8 陈美燕.槐米炒炭前后鞣质含量的比较[J] .淮海医药,2006,24(3):247-248. 被引量:8
9 杨建冬,李存金,胡荣.市售槐花炮制品的质量分析[J]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35):4-7.
10 楼月芳.加味三青饮治疗先兆流产32例[J] .时珍国医国药,2001,12(5):444-444. 被引量: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