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71-73,共3页
Enterprise Economy
同被引文献5
-
1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
2余颖.股票期权激励效果的博弈分析[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1,22(2):56-57. 被引量:19
-
3王珺.双重博弈中的激励与行为——对转轨时期国有企业经理激励不足的一种新解释[J].经济研究,2001,36(8):71-78. 被引量:97
-
4沈士龄,刘焕荣.关于股票期权的思考[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6(6):30-32. 被引量:1
-
5李诗白.试析新时期我国吸引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策略调整[J].商业研究,2002(4):100-103. 被引量:2
-
1马驰.我国经理股票期权实施的战略步骤和模式选择[J].辽宁财专学报,2002,4(5):31-32.
-
2程志堂.浅议基于EVA的虚拟股票期权激励及其在转制科研院所的适用性[J].中国总会计师,2014,0(10):46-47. 被引量:1
-
3王志芳,油晓峰.我国公司期权激励中的财务指标评价[J].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02,8(S1):181-182. 被引量:1
-
4邵函,苏海燕.期权理论在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财会通讯(理财版),2006,0(12):65-66. 被引量:4
-
5刘丽华.简析公司财务管理中的期权特性[J].上海会计,2002(6):28-29.
-
6陈浪南.企业交易风险的管理办法[J].财会通讯(上),1991(6):62-64.
-
7刘东东.利用金融工具与资本市场 助力企业稳健发展[J].资源再生,2015,0(6):19-21. 被引量:1
-
8卢纯.建立适应现代企业制度和市场经济要求的国有企业管理制度和经营机制[J].中国企业家,1996,0(5):49-50.
-
9杨乃定,吴立峰.论股份制中经理的几种不当行为[J].管理现代化,1995,15(3):54-55. 被引量:1
-
10周玉海.谈企业的套期保值运作[J].南炼科技,1997,4(8):49-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