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略论《呼啸山庄》的叙事技巧
被引量: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从叙事视角及其特点、叙述多层次性、叙述者和叙述接受者关系等方面对《呼啸山庄》高超的叙事技巧作了初步探讨,分析了该小说永葆魅力的原因以及艾米莉.勃朗特在丰富小说理论和叙事技巧方面所作出的贡献。
作者
龚玲
机构地区
株洲工学院外语系
出处
《株洲工学院学报》
2002年第B05期35-36,共2页
Journal of Zhu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关键词
《呼啸山庄》
叙事技巧
叙事视角
叙述层次
英国
艾米莉·勃朗特
小说
分类号
I561.074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32
同被引文献
8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7
参考文献
1
1
赵毅衡.
当说者被说的时候[J]
.文学自由谈,1998,0(3):107-109.
被引量:33
共引文献
32
1
邓先进.
《我的名字叫红》的叙事视角分析[J]
.兰州学刊,2007(S1):97-99.
被引量:3
2
陈冰.
余华的叙事[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23(S3):18-20.
被引量:1
3
陈彪.
《尘埃落定》叙事策略分析[J]
.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4(2):73-75.
被引量:1
4
张景兰.
"苦难与知识分子"的再解读——"新时期"初期"文革"小说文化原型的知识分子视角[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3(6):87-91.
被引量:4
5
张鸿阁.
《孔乙己》的叙述者[J]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3(4):59-61.
6
张立群,王瑾.
类后现代叙事与20世纪90年代女性“个人化写作”[J]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05,25(5):54-59.
7
戴晓燕.
《普宁》叙述者问题浅析[J]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5(3):83-88.
被引量:6
8
涂颖文.
试论余华作品中的时间形式——以《许三观卖血记》和《活着》为例[J]
.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05,14(1):70-72.
被引量:1
9
陈李萍.
恶的延宕——《黑暗之心》叙事技巧的“陌生化”[J]
.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14(1):78-81.
被引量:4
10
杨琳.
《名利场》中叙述者的功能[J]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18(4):39-41.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8
1
许正林,殷维.
哥特式小说:恐怖电影的文学渊源[J]
.当代电影,2007(1):106-112.
被引量:15
2
张中锋.文化转型时期的爱情——兼析《呼啸山庄》的神秘之因[J].锦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03)
3
[英]夏洛蒂·勃朗特(CharlotteBronte)著.简爱[M]. 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03
4
(英)艾米莉·勃朗特(EmilyBronte)著,方平译.呼啸山庄[M].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1
5
张学义,李方木.
论《呼啸山庄》中复仇的可接受性[J]
.怀化学院学报,2009,28(4):71-72.
被引量:6
6
刘斯敏.
爱恨共辉煌——《呼啸山庄》希斯克利夫形象创作赏析[J]
.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6(2):64-67.
被引量:6
7
韩国华,熊立久.
人性的扭曲与复苏——电影《呼啸山庄》中希斯克利夫的形象剖析[J]
.电影文学,2009(18):83-84.
被引量:5
8
黄敏.
从叙述者看《呼啸山庄》的叙事艺术[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25(6):104-108.
被引量:9
引证文献
5
1
浩岭.
《简·爱》和《呼啸山庄》艺术特色对比[J]
.电影文学,2008(24):183-184.
被引量:1
2
汤婷.
《呼啸山庄》的多角度叙事[J]
.考试周刊,2009(8):40-41.
3
周喆.
打开神秘的中国盒——析《呼啸山庄》的多重叙事层次[J]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0(4):31-32.
4
徐艳秋.
电影《呼啸山庄》的叙事风格探析[J]
.电影文学,2012(7):115-116.
被引量:1
5
杨鹏.
《呼啸山庄》电影与小说文本比较分析[J]
.电影文学,2014(22):74-75.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
7
1
王霞.
解读《简·爱》中的女性意识[J]
.芒种(下半月),2013(6):143-144.
2
程雪.
《呼啸山庄》:小说和电影的对比分析[J]
.电影文学,2015(22):97-99.
被引量:2
3
胡英歌.
电影《呼啸山庄》的互文性解读[J]
.电影文学,2016(2):153-155.
被引量:1
4
王红香.
电影《呼啸山庄》的文学性解读[J]
.电影文学,2016(8):109-111.
被引量:2
5
陈彦华.
《呼啸山庄》电影改编中的叙事转换[J]
.电影文学,2017(10):97-99.
6
王坤坤.
大众文化下的小说文本与影视改编——以《呼啸山庄》为例[J]
.读天下,2016(13).
7
黄琪淇.
关于《呼啸山庄》中凯瑟琳人物形象分析[J]
.东方藏品,2018,0(11):317-317.
1
庄陶.
先锋小说的叙述话语[J]
.东南学术,1998(5):14-19.
被引量:2
2
郭成杰.
醉翁之意,不在山水[J]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03(8):93-94.
3
范道济.
话本小说叙事模式述论[J]
.荆州师范学院学报,2002,25(4):11-16.
被引量:6
4
李蓉.
论“十七年”文学的多层次性[J]
.文艺争鸣,2013(5):53-58.
被引量:1
5
袁翔华.
试析《喜福会》的叙事艺术[J]
.菏泽学院学报,2015,37(4):32-34.
6
张巧欢.
浅谈《麦田里的守望者》第二人称的运用[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0(2):137-138.
被引量:2
7
赖辉.
论《黑暗之心》的叙述者、叙述接受者和“陌生化”[J]
.外国文学研究,1999,21(2):54-59.
被引量:21
8
周国权.
论古典诗歌意与象的距离[J]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3(5):106-112.
9
李婉.
浅谈《黑暗的心》的多层次叙事[J]
.北方文学(中),2015,0(1):66-66.
10
刘晓洁.
《看不见的人》的叙述学分析[J]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1(6):36-40.
株洲工学院学报
2002年 第B0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