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学生“三观”培养与管理育人
出处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02年第4期617-620,共4页
Journal of You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参考文献7
-
1赵玉洁.浅论高校创新教育[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1,23(1):126-128. 被引量:3
-
2袁周敏.浅谈创新教育的实现因素[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1,19(4):100-102. 被引量:3
-
3丁波,郑理.学习型组织与创新教育管理、创新素质培养[J].煤炭高等教育,2001,19(3):89-90. 被引量:5
-
4辛涛,王凯荣.创新教育的学校环境[J].北京教育(普教版),1999(8):16-17. 被引量:2
-
5时元杰.创新教育与当代理想人格的构建[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2(4):116-120. 被引量:4
-
6吴向明,吴燮元.制度创新与创新教育[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0,18(5):96-97. 被引量:2
-
7刘星期,刘杰莲.教育存在与教育意识对创新教育的负面影响[J].教育发展研究,2001,21(4):76-78. 被引量:4
二级参考文献11
-
1-.新知识词典[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87.200.
-
2-.联合国大学千年计划报告.1998年未来状况[M].,..
-
3现代教育要培养创新人才.文汇报.2000.10.10.(5).
-
4[3]大学生创造力下降.中国教育报.("校园心理"专刊)2000.11.
-
5中学教学重认知轻情感.文汇报.2001.1.23.(5).
-
6中国孩子敢向新世纪发问吗?.北京晚报.("数据与调查"专栏).1999.4.13.
-
7(美)吉尔福特(Guilford,J.P.)著,施良方等.创造性才能[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
8王义高.创新人才理论初探[J].比较教育研究,2000(1):6-10. 被引量:64
-
9郑金洲.创新能力培养中的若干问题[J].中国教育学刊,2000(1):13-16. 被引量:172
-
10毕义星.试论创造教育环境的营造[J].山东教育科研,2000(7):16-17. 被引量:10
共引文献16
-
1课题组.工科大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培养途径及措施的研究[J].高教与经济,2003,0(4):5-11. 被引量:1
-
2郭向阳.论当代大学生理想人格的塑造[J].黑龙江农垦师专学报,2003,17(1):16-18. 被引量:2
-
3赖李明,胡志强.制约创新教育实施的因素及对策[J].高等农业教育,2004(9):13-14.
-
4时长江.试论建构当代中国理想人格取向性原则之确定[J].社会科学战线,2005(4):224-228. 被引量:3
-
5郑理.高等职业教育创新课程体系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6,27(8):23-25. 被引量:1
-
6郑芙林,刘家全.论高等医学院校的创新教育[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6,22(12):719-721. 被引量:11
-
7涂桢,商登.我国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研究[J].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6(6):113-115. 被引量:1
-
8徐庆军,田英翠.论高校创新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8(7):27-28. 被引量:6
-
9陶飞.高职学生素质教育培养方案优化探析[J].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2008(3):158-160.
-
10张家璐.高职教育同样需要素质教育[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2):229-230.
-
1董杨.关于教育产业化的理性思考[J].教育现代化,2001(1):11-12.
-
2杨继昭.地方大学教师的基本素质及其培养[J].社会科学论坛,2003(4):74-76. 被引量:5
-
3朱汉民.书院——中华文明中独特的文化现象[J].社区,2006(01Z):8-9.
-
4邹竑.传统美德教育中的“启发点”、“联系点”、“结合点”[J].上海教育,1994,0(18):5-5.
-
5付琳.新时期加强高校青年教师培养与管理机制的建议[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4,30(3):103-105. 被引量:3
-
6陈明,杜流平.应用信息技术 整合数学教学[J].科学咨询,2004(11X):26-26.
-
7赵西刚.浅谈班干部的培养与管理[J].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94-94.
-
8侯建峰.高等教育中不可忽视的人格教育[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0):132-133.
-
9董美娟.如何在小学数学课上开展探究性学习[J].时代报告(学术版),2011(07X):48-49.
-
10扁成荣.论影视资源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整合和运用[J].内蒙古教育(D),2015,0(6):34-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