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被引文献6
-
1陈独秀.《新青年》宣言[J].报刊荟萃,2005(5):1-1. 被引量:8
-
2董秋英,郭汉民.1949年以来的《新青年》研究述评[J].近代史研究,2001(6):218-245. 被引量:13
-
3庄森.一份特别的履历书——陈独秀出任北大文科学长的前前后后[J].社会科学战线,2006(1):134-141. 被引量:5
-
4申朝晖,李继凯.《新青年》在中国西部的传播——以川陕为考察中心[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0(2):85-93. 被引量:12
-
5张耀杰.《新青年》同人的经济账[J].社会科学论坛,2006(5):144-157. 被引量:5
-
6杨琥.《新青年》与《甲寅》月刊之历史渊源——《新青年》创刊史研究之一[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9(6):124-129. 被引量:15
二级引证文献148
-
1尹航.一体化背景下概念史研究方法在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2(16):51-54.
-
2张道奎.自由主义在中国的选择性表达——自由观念在民国初年的演变逻辑及其本土化进程[J].中国政治学,2022(4):121-146.
-
3梁翠琴.“活”的新文化运动史——评袁一丹《另起的新文化运动》[J].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23(1):387-396.
-
4操慧,林丽.“五四”前后成都的新报刊流通与新文化传播——以华阳书报流通处为中心的考察[J].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23(1):136-152.
-
5张武军,邱迁益.言论空间机制的探求与重返“五四”的可能——从王玉春的《五四报刊通信栏与言论空间建设研究》谈起[J].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19,0(3):326-342.
-
6王子健.歌谣是如何“运动”起来的——从三处史实考辨看歌谣运动在1922年后的兴盛[J].文化与诗学,2022(2):193-208.
-
7许高勇.论证道团(生命社)与基督教新文化运动[J].基督教学术,2020(2):413-427. 被引量:1
-
8樊颖.史学前沿进课堂——高中历史核心素养的落实途径初探[J].高考,2020,0(1):159-159. 被引量:1
-
9王彩霞.统编教材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问题的解决策略[J].辽宁教育,2020(7):50-54. 被引量:4
-
10郑师渠.陈独秀与反省现代性(上)[J].河北学刊,2007,27(6):108-112. 被引量:6
-
1杨军.中国经济如何转型?[J].党政论坛,2010(6):44-44. 被引量:1
-
2莫世祥.现代化的根本在于人的现代化[J].广州研究,1988(11):56-58.
-
3王宏甲.新经济呼唤新文化[J].中关村,2003(2):22-22.
-
4刘国光:经济学研究的立场[J].经济研究信息,2011(7):3-4.
-
5张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J].信息技术教育,2006(2):82-82.
-
6金玉洁.学术行为还是文学行为?——“民歌”发生的社会机制流变审视[J].文教资料,2014(31):54-56.
-
7韩水法.作为他者的自身——新文化运动中的中国认识与认同[J].学术月刊,2016,48(9):20-26. 被引量:3
-
8吴永辉.阅读城中村[J].中州建设,2005(7):31-31.
-
9陈晓钢.论陈独秀的经济观[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9(6):65-70.
-
10黄亚玲.生产力发展视角下的五四运动研究[J].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09,22(6):42-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