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医七情病因学说研究进展
被引量:
2
Research Progress of the Etiology of Seven Emossions in TCM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七情内伤是中医病因学说的重要内容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换 ,对七情病因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文中从七情相关概念及源流、七情内伤发病的理论和实验研究三个方面 。
作者
邢玉瑞
张喜德
机构地区
陕西中医学院
出处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2年第4期63-65,共3页
Journal of Shaanxi Colle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关键词
研究进展
病因学
七情内伤
实验研究
分类号
R228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7
参考文献
16
共引文献
191
同被引文献
26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4
参考文献
16
1
王米渠,王宇,骆永珍,白华,黄健.
“恐伤肾”对小鼠红细胞免疫及免疫器官的影响[J]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19(2):34-35.
被引量:28
2
顾立刚,古宇环,李乐东,牛欣,王庆国.
长期激怒刺激对大鼠全血粘度和巨噬细胞功能影响的研究[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7,20(2):28-30.
被引量:30
3
童园园.
七情致病机理内涵探析[J]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96,15(2):4-7.
被引量:11
4
乔明琦,韩秀琴.
情志概念与可能的定义[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1997,21(4):258-262.
被引量:40
5
王米渠,黄健,骆永珍,王宇,马向东.
惊恐孕鼠对子代鼠自然杀伤细胞活性的影响[J]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1997,20(2):33-34.
被引量:23
6
张燕梅.
“思伤脾”与“脑肠肽”[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0,6(1):6-7.
被引量:28
7
冯雪梅,郑军,王米渠,刘绍唐,黄映红.
中医“恐伤肾”模型血浆中分子物质与巯基含量的变化[J]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1997,20(3):46-47.
被引量:10
8
韩成仁.
七情的定性分析[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1997,21(5):331-334.
被引量:8
9
韩成仁.
1984~1995年七情研究文献评述[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1997,21(6):408-413.
被引量:10
10
乔明琦 等.七情的学术源流与困境中的出路[M].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1997,21(5).335~338.
二级参考文献
67
1
孟昭兰.
情绪研究的新进展[J]
.心理科学通讯,1984,7(1):40-45.
被引量:5
2
伏兴华.
从行为免疫学角度看中医淫情交错的致病机制[J]
.成都中医学院学报,1993,16(4):46-48.
被引量:3
3
孟昭兰.
情绪的组织功能——关于情绪对认知操作的影响的几个实验总结[J]
.心理学报,1988,20(2):118-126.
被引量:11
4
孟昭兰.
当代情绪理论的发展[J]
.心理学报,1985,17(2):209-215.
被引量:31
5
刘勇,刘国祥.
论《内经》中情志理论在老年病中的临床应用[J]
.河北中医,1993,15(3):3-4.
被引量:2
6
王秀英,高纪和.
情志对女性生理健康的影响[J]
.天津中医学院学报,1993,12(4):9-9.
被引量:1
7
陆小左,李淑芬.
形神合一论的临床应用[J]
.天津中医,1993(3):36-37.
被引量:5
8
周天祺,龙碧璋.
中医心理学概观[J]
.新疆中医药,1993,11(2):54-56.
被引量:1
9
李子慎.
小儿情志致病初探[J]
.陕西中医,1989,10(10):455-457.
被引量:1
10
郑军,骆永珍,孟宪丽,孙奕,张艺,董晓平,沈文龙,杨安华,肖崇厚.
川产淫羊藿对“阳虚”模型动物血浆中分子物质与巯基含量的影响[J]
.中国中药杂志,1995,20(4):238-239.
被引量:15
共引文献
191
1
许琳培,周理乐,刘永,侯俊林,赵紫薇,邓金钗,秦中朋,高安祺,王格格,詹向红.
基于ERPs技术探讨长期负性情绪累积肝失疏泄对正常人群工作记忆的影响及机制[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23,25(8):2668-2676.
被引量:1
2
牟翔宇,高冬梅,郭英慧,王杰琼,高明周,王常瞵,张守亮,乔明琦.
肝肾藏象视域下情志刺激影响MeSCs稳态变化诱发白发症的机制探析[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23,25(4):1488-1493.
3
施俊峰,张怡,程敬,周文华.
从“脾胃内伤,百病由生”探讨溃疡性结肠炎病机观[J]
.辽宁中医杂志,2022,49(2):48-50.
被引量:15
4
钞建峰,贾慧.
论心身疾病中医病因病机的核心及其演变[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9,34(12):5582-5584.
被引量:28
5
吴秀艳,秦爱东.
从肝论治支气管哮喘[J]
.陕西中医,2005,26(1):47-49.
被引量:16
6
郝蕊,孙理军,薛昶.
肾虚质大鼠血清白介素水平的实验研究[J]
.陕西中医,2008,29(8):1096-1097.
被引量:3
7
湖波.
浅谈情志调节与防治子宫肌瘤的关系[J]
.内蒙古中医药,2005,24(S1):46-47.
被引量:1
8
侯艳红,李俊英,苏衡.
中医对心身疾病的研究进展及展望[J]
.山西中医,2002,18(S1):75-77.
被引量:1
9
陈晓鹏.
论脏腑与五志的关系[J]
.福建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23(1):48-51.
被引量:9
10
邢玉瑞.
七情学说的发生学研究述评[J]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2014,38(4):1-3.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26
1
张燕梅.
“思伤脾”与“脑肠肽”[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0,6(1):6-7.
被引量:28
2
白云静,申洪波,孟庆刚,王永炎.
基于复杂性科学的中医学发展取向与方略[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5,12(1):2-5.
被引量:34
3
李成卫,王庆国.
对七情病因概念的形成分析[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8(1):17-19.
被引量:11
4
严灿,张斩春,邓中炎.
肝主疏泄免疫学机制的临床与实验研究[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5,1(3):36-38.
被引量:48
5
韩丽萍,刘实.
七情致病心理社会因素探析[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5,11(10):777-779.
被引量:10
6
韩晶杰.
解读七情名称缘由[J]
.中医药学刊,2005,23(12):2220-2220.
被引量:5
7
严灿,徐志伟,吴丽丽,史亚飞.
建立中医情志致病动物模型的思考[J]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3):155-157.
被引量:43
8
于新凯,时文珠,左群,孙庆文,陆爱云.
运动对心理应激大鼠行为及血浆皮质酮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影响[J]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6,25(1):41-45.
被引量:14
9
乔明琦,张惠云,韩秀珍,胡春雨.
七情定义新探[J]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20(1):12-15.
被引量:35
10
杨萍,吴迪,敖杰男,周玉平.
论七情学说与心血管疾病——心理应激机制[J]
.四川中医,2006,24(6):25-27.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2
1
张国霞.
中医情志学说研究现状与未来[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7,14(11):91-93.
被引量:3
2
王学武,王东,哈力甫·阿布拉,李明华,胡传国.
情志因素与疾病发生的关系及治疗[J]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2010,4(10):209-210.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4
1
王健美,李爽.
情志致病理论与妇科疾病治疗及护理[J]
.中华针灸电子杂志,2013(6):26-28.
2
申力,韩江余.
国内近5年中医情志学说研究分析[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13(5):73-75.
被引量:6
3
韩晨霞,李峰,宋月晗,刘燕,毛萌,马捷.
中医情志内伤病症的机理研究与治疗研究评析[J]
.环球中医药,2013,6(7):526-528.
被引量:8
4
赵亮,薛慈民,刘晓鸫.
薛慈民情志疗法辨治慢性前列腺炎经验[J]
.中国医药导刊,2016,18(4):422-423.
被引量:1
1
滕晶.
中医“思”志致病常见病证探析[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11,29(9):2028-2029.
2
徐中环,王承平.
七情病因研究方法及思考[J]
.四川中医,2000,18(5):11-12.
被引量:5
3
黄蕊.
中医七情之“怒”与疾病[J]
.现代养生,2015,0(12):233-233.
被引量:2
4
张纪英,谢晓玲.
中医心理护理浅析[J]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4,18(6):551-551.
被引量:2
5
王慧.
浅谈中医七情的辨证护理[J]
.内蒙古中医药,2013,32(21):165-165.
被引量:1
6
李成华.
中医病因学说及其发展[J]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0,31(8):33-34.
被引量:2
7
袁洪仁.
谈中医病因学说有关术语的英译[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22(5):350-350.
被引量:1
8
焦振廉.
中医病因学说的发展历程及其局限性[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31(5):371-372.
被引量:2
9
白兆芝,续焕香.
中医病因学说应当研究的新课题[J]
.山西中医,1990,6(5):1-3.
被引量:8
10
胡建义.
续断在中医骨伤科的应用探讨[J]
.中外医疗,2013,32(8):144-144.
被引量:2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2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