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利用芽鞘及不完全叶颜色差别鉴定特定杂交组合种子纯度
被引量:
3
Using the Color Difference of Coleoptile and Primary Leaf to Identify the Seed Purity of Special Combinations in Hybrid Rice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新育成的不育系嘉浙A、中浙A等具有芽鞘及不完全叶为白色的特点 ,将其与芽鞘及不完全叶为紫色的父本配组 ,杂种F1的芽鞘及不完全叶也为紫色 (紫色为显性遗传 ) ,据此在苗期可根据芽鞘及不完全叶的颜色差别鉴别出杂种中混杂的不育系和保持系杂株。另外 ,苗期芽鞘为紫色的植株 ,移栽后茎秆亦为紫色 ,因此 。
作者
富昊伟
机构地区
嘉兴市农业科学院
出处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7-27,共1页
Hybrid Rice
基金
浙江省"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专项"课题(0 0 1112 0 30 6 )
关键词
杂交水稻
种子纯度鉴定
不完全叶颜色
芽鞘颜色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87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6
同被引文献
87
1
舒庆尧.
苗期携带白化转绿型叶色标记的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白丰A[J]
.今日科技,2004(6):59-59.
被引量:6
2
滕开琼,戴钢,徐立新,周孟飞,胡青荣.
电泳技术在种子纯度鉴定中的几个关键问题[J]
.河南农业科学,2004,33(10):23-24.
被引量:6
3
赵海军,吴殿星,舒庆尧,沈圣泉,马传喜.
携带白化转绿型叶色标记光温敏核不育系玉兔S的选育及其特征特性[J]
.中国水稻科学,2004,18(6):515-521.
被引量:60
4
杨文清.
培矮64S叶色标记突变体的研究进展[J]
.温州农业科技,2004(3):8-9.
被引量:3
5
辛景树,郭景伦,张软斌.
几种常用分子标记技术在种子纯度和品种真实性鉴定方面的比较与分析[J]
.种子,2005,24(1):58-60.
被引量:43
6
周发松,朱旭彤,胡业正,饶华熹,马军政.
矮败小麦胚芽鞘长度的研究[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1994,13(4):349-353.
被引量:2
7
杨腾帮,许旭明,张受刚.
具有隐性紫叶标记性状的籼型光敏核不育系明紫02S的选育[J]
.福建农业科技,2005,36(1):3-5.
被引量:18
8
辛业芸,张展,熊易平,袁隆平.
应用SSR分子标记鉴定超级杂交水稻组合及其纯度[J]
.中国水稻科学,2005,19(2):95-100.
被引量:28
9
李维明,潘润森,林光霖,刘向东,陈道清,丁菲,赵季志,陈启锋,吴为人.
水稻叶色与若干农艺性状连锁遗传的分析[J]
.遗传,1994,16(5):35-39.
被引量:4
10
李进波,方宣钧,杨国才,费震江,戚华雄.
两系杂交稻亲本SSR指纹图谱的建立及其在种子纯度鉴定中的应用[J]
.杂交水稻,2005,20(2):50-53.
被引量:52
引证文献
3
1
黄柳柳,洪德林.
不同生态类型粳稻品种3个幼苗性状的遗传变异及其与株高的相关性分析[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5,28(4):11-15.
被引量:6
2
孙旭,柳絮,李润芳,王文英,姚方印,刘开启.
水稻紫色叶鞘基因的遗传分析[J]
.山东农业科学,2009,41(10):22-24.
被引量:1
3
宋丰顺,倪大虎,倪金龙,李莉,杨剑波.
杂交水稻种子纯度检测方法综述[J]
.江苏农业科学,2016,44(6):6-11.
被引量:9
二级引证文献
16
1
朱世杨,洪德林.
杂交粳稻86优8号F_1自然老化种子引发技术研究[J]
.种子,2007,26(1):38-42.
被引量:7
2
朱世杨,洪德林.
几种化学药剂对杂交籼稻汕优63自然老化种子引发效果研究[J]
.杂交水稻,2007,22(3):74-77.
被引量:4
3
程保山,万志兵,洪德林.
35个粳稻品种SSR指纹图谱的构建及遗传相似性分析[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7,30(3):1-8.
被引量:64
4
王洋,王盈盈,洪德林.
太湖流域水稻种子活力和耐缺氧能力遗传变异研究[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9,32(3):1-7.
被引量:23
5
程保山,王健,徐卫军,杨加银.
粳稻品种(系)SSR指纹图谱的构建及遗传相似性分析[J]
.江苏农业学报,2010,26(5):897-903.
被引量:3
6
胡慧安,王洋.
太湖流域粳稻群体遗传结构分化和亚群特异性分析[J]
.安徽农学通报,2016,22(13):35-37.
7
周可,李燕,王世明,崔国庆,杨正林,何光华,凌英华,赵芳明.
水稻紫鞘染色体片段代换系Z519的鉴定及PSH1候选基因分析[J]
.作物学报,2017,43(7):974-982.
被引量:3
8
薛艳,李英,张星,王风敏,諶国鹏,习广清,李虎,胡宝华,田晓舟.
鉴定甘蓝型油菜杂交种种子纯度的SSR分子标记引物筛选[J]
.种子,2017,36(6):125-127.
被引量:8
9
陈敬荣,陈文艺,吕玉华.
水稻种子纯度田间小区种植鉴定的主要技术环节[J]
.现代农业科技,2018(22):41-41.
被引量:1
10
孙统庆,陈斌,汤义华,邵培珺,陈永梅,吴连勇,喻俊杰.
浅谈江苏杂交水稻种子纯度海南田间种植鉴定[J]
.中国稻米,2020,26(2):60-62.
被引量:1
1
赵莉.
Sc704杂交率室内鉴定技术原理及其方法[J]
.新疆农业科学,1997,34(1):16-17.
2
水稻:中浙优1号[J]
.农民科技培训,2014(1):42-42.
3
陈润兴,毛晓梅.
中浙优1号在衢州市的试种表现及栽培要点[J]
.江西农业科技,2004(8):45-45.
4
童汉华,袁国飞,乐辉,曹一平,章善庆.
优质杂交水稻新组合中浙优634[J]
.杂交水稻,2008,23(5):83-85.
5
雷文勋.
水稻不育系中浙A新、陈种子播始历期的对比试验[J]
.农业科技通讯,2014(4):63-64.
6
章善庆,唐昌华,尹设飞,童海军,童汉华.
中浙A系列组合制种限制因子及高产技术[J]
.杂交水稻,2007,22(5):32-33.
被引量:13
7
黄振才,傅树斌.
中浙优634作烟后稻在上杭县示范效果与高产栽培技术[J]
.中国农技推广,2011,27(4):20-21.
8
李思能.
杂交水稻新品种中浙优8号高产栽培技术[J]
.现代农村科技,2015(11):12-13.
被引量:2
9
黄振才,傅树斌.
中浙优634作烟后稻示范效果与高产栽培技术[J]
.科学种养,2011(3):12-13.
被引量:1
10
黄静.
杂交水稻中浙优1号在宁德种植表现及栽培技术[J]
.福建稻麦科技,2014,32(4):47-48.
被引量:1
杂交水稻
2002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