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社区矫正实施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及其完善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随着《刑法修正案(八)》的通过以及《刑事诉讼法》、《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等法律法规的实施,社区矫正制度开始从法律意义上正式确立。虽然《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的颁布为社区矫正提供了具体的实施准则,但目前我国的社区矫正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一些普遍问题,如缺乏经费保障、矫正质量和效果不理想等。因此,应通过完善社区矫正体系、转变民众重刑观念、保障社区矫正物质条件、鼓励和引进法律人才充实社区矫正工作队伍、完善社区矫正监督机制,解决我国社区矫正实施过程中面临的问题,进一步完善我国社区矫正制度。
作者
张弘
机构地区
华东政法大学
出处
《法制与经济》
2014年第12期92-93,共2页
关键词
社区矫正
实施过程
缺陷
立法完善
分类号
D926.8 [政治法律—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0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7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5
1
黄利昌,戴林奖.
关于社区矫正若干问题的探讨[J]
.中外企业家,2012(6):128-129.
被引量:1
2
罗一龙,张敏.
当前制约社区矫正的因素分析和对策研究[J]
.政法学刊,2012,29(2):76-80.
被引量:1
3
田骁.
我国社区矫正制度问题研究及思考[J]
.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2012(6):137-137.
被引量:2
4
靳国胜.
论我国社区矫正的模式选择[J]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31(6):110-113.
被引量:3
5
吴宗宪.
论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的种类与名称[J]
.中国司法,2005(12):60-65.
被引量:15
二级参考文献
10
1
李冰.
澳大利亚的社区矫正制度[J]
.中国司法,2005(7):100-101.
被引量:8
2
沈宗灵.法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365-451.
3
王名.第三部门管理概述[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4
本报记者 赵阳 整理.社区矫正执行主体有待刑诉法进一步明确[N].法制日报.2011(005)
5
骆群.
社区矫正理论基础之多维探析[J]
.理论研究,2008(1):48-51.
被引量:3
6
靳利飞.
我国社区矫正模式比较研究及思考[J]
.四川警察学院学报,2009,21(2):65-70.
被引量:12
7
梁赋.
我国社区矫正的模式探索[J]
.经济与社会发展,2010,8(4):107-109.
被引量:4
8
于涛.
我国社区矫正制度构建与完善的战略构想[J]
.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6):95-97.
被引量:7
9
吴建军.
试论社区矫正人身拘束机制[J]
.中国司法,2011(11):78-80.
被引量:3
10
郭建安,郑霞泽,冯建仓,戴艳玲,陈志海,鲁兰.
略论改革和完善我国的社区矫正制度[J]
.法治论丛(上海大学法学院上海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18(3):3-7.
被引量:59
共引文献
17
1
李兰.
社区矫正主体问题研究[J]
.行政与法,2009(11):81-84.
被引量:2
2
连春亮.
社区矫正的社会支持系统及其作用[J]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10,22(1):103-107.
被引量:9
3
刘明洁.
大学生志愿者参与社区矫正模式探究[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1(12):272-272.
被引量:1
4
徐胤,黄斌欢.
社区矫正作为重构青少年支持网络的途径——基于同伴关系的考量[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32(9):132-134.
被引量:1
5
吴宗宪.
论社区矫正官[J]
.中国司法,2011(11):66-70.
被引量:10
6
李波.
管制犯社区矫正若干问题探讨——以《刑法第八修正案》为视角[J]
.政法学刊,2011,28(2):39-43.
被引量:1
7
唐海榕,叶小舟.
社区矫正工作的实践难题及制度建言[J]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2,28(6):22-23.
8
蔡小娥.
我国社区矫正制度试行现状及对策研究综述[J]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5(12):47-48.
9
严励,张东平.
我国社区矫正模式的省思与完善[J]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13,33(6):68-74.
10
甘勇,刘娅.
关于治安防控体系化视角下社区矫正工作主体的探讨[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4(24):68-68.
1
丁亚平.
关于未成年人犯罪社区矫正的立法构想——和谐社会视角下的中国特色未成年罪犯矫正[J]
.市场周刊,2011,24(9):107-108.
2
梁瑜冰,丰宝宾.
社区矫正求变——社区矫正体系为什么亟待重构[J]
.中国社会工作,2014,0(18):11-13.
3
单晓华.
论我国未成年人社区矫正体系的构建——以刑事一体化为视角[J]
.行政与法,2011(3):97-100.
4
赵建文.
《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及其实施准则的国内法效力[J]
.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2010,25(4):4-5.
被引量:3
5
黄金荣.
对《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实施准则法律性质的思考[J]
.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2010,25(4):6-8.
被引量:1
6
林仲书,金晓流.
关于推进社区矫正体系建设的探索与思考[J]
.中国司法,2015(2):75-78.
被引量:2
7
王银忠.
完善未成年犯社区矫正体系的思考[J]
.公民与法(审判版),2011(6):22-23.
8
王友江,马捷,林仲书.
社区矫正体系建设研究[J]
.中国司法,2009(4):75-78.
被引量:2
9
陈淑丽,李越.
论我国青少年犯罪的社区矫正体系之构建[J]
.法制与社会,2007(9):836-836.
10
沈艳春.
论未成年犯罪人社区矫正——怎能被中国刑法拒之门外[J]
.商情,2012(31):166-167.
法制与经济
2014年 第1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