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语文课堂的豹尾:精彩的收束语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中国近代文学家、翻译家林纾在《春觉斋论文》中说:“为人重晚节,行文看结穴。”课堂收束就如一篇文章的“结穴”,需刚健有力、余音绕梁。而落实到平时的备课中,精心设计收束语是至关重要的。一反刍文本 “课文研读是语文教师的第一功夫,表现在能够读出语文的味道。语文教师必须精读语文教材。”教师反刍文本,旨在挖掘文本中蕴含的更深刻的信息,引出文本之外更多的知识。在课堂收束时,教师如果能恰当地把文本中精彩的语段融入收束语,并适当延伸、拓展,就有可能构筑出更精彩的课堂教学。案例1:教学法国作家都德的《最后一课》的收束语:“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法国爱国者如此,炎黄子孙如此,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爱国者都如此。
作者 蒋振苗
出处 《学园》 2014年第17期127-128,共2页 Academy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

  • 1余映潮.致语文教师(余映潮教育教学智慧40则)[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62.
  • 2蔡伟;纪勇.语文案例教学论--课堂导入与收束[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15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