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助词“了”的语法意义浅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通过对现代汉语助词"了1""了2"的传统释义分析和一些典型释义的研究,归纳出一个更加合理、有利于对外汉语教学的助词"了"的释义。
作者
张杰
机构地区
北京外国语大学中文学院
出处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133-134,共2页
Journal of Heilongjiang Vocational Institute of Ecological Engineering
关键词
了1
了2
释义
认知
分类号
H146 [语言文字—汉语]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2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327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6
1
刘勋宁.现代汉语词尾“了”的语法意义[J].中国语文,1988,(5).
2
刘勋宁.
现代汉语句尾“了”的语法意义及其解说[J]
.世界汉语教学,2002,16(3):70-79.
被引量:103
3
陈小红.
“了_1”、“了_2”语法意义辨疑[J]
.语言教学与研究,2007(5):54-60.
被引量:14
4
石毓智.
论现代汉语的“体”范畴[J]
.中国社会科学,1992(6):183-201.
被引量:109
5
肖治野,沈家煊.
“了_2”的行、知、言三域[J]
.中国语文,2009(6):518-527.
被引量:100
6
竟成.
关于动态助词“了”的语法意义问题[J]
.语文研究,1993(1):52-57.
被引量:48
二级参考文献
42
1
刘勋宁.
现代汉语的句子构造与词尾“了”的语法位置[J]
.语言教学与研究,1999(3):4-22.
被引量:42
2
金立鑫.
现代汉语"了"研究中"语义第一动力"的局限[J]
.汉语学习,1999(5):1-5.
被引量:17
3
左思民.
现代汉语中“体”的研究——兼及体研究的类型学意义[J]
.语文研究,1999(1):10-21.
被引量:21
4
金立鑫.
试论“了”的时体特征[J]
.语言教学与研究,1998(1):105-120.
被引量:101
5
岳中奇.
“V(了1)-Ct了2”中“了2”的时体功能及其相关动词[J]
.汉语学习,1997(3):14-17.
被引量:9
6
张济卿.
汉语并非没有时制语法范畴——谈时、体研究中的几个问题[J]
.语文研究,1996(4):27-32.
被引量:42
7
胡明扬.
汉语和英语的完成态[J]
.语言教学与研究,1995(1):25-38.
被引量:20
8
李讷,石毓智.
论汉语体标记诞生的机制[J]
.中国语文,1997(2):82-96.
被引量:62
9
刘勋宁.
现代汉语句尾“了”的语法意义及其与词尾“了”的联系[J]
.世界汉语教学,1990,4(2):80-87.
被引量:86
10
竟成.
关于动态助词“了”的语法意义问题[J]
.语文研究,1993(1):52-57.
被引量:48
共引文献
327
1
武钦青,刘德贝.
“大不了”的容让义与反预期——兼论与“充其量”的区别[J]
.语言与翻译,2021(2):28-32.
被引量:2
2
冯军伟.
句末语气词“就是”的语气类型——兼论词汇语义的语义滞留对虚化中语气词语气类型的影响[J]
.语言与翻译,2021(1):50-59.
3
刘彬,袁毓林.
反问句中“什么”的否定类型与否定意义——从“行、知、言”三域理论看[J]
.语言学论丛,2019(1):341-357.
被引量:4
4
徐晓羽.
吴语江阴方言“了1”类词的功能分工与历史演变[J]
.语言研究集刊,2023(2):362-375.
5
范晓蕾.
浅析单双“了”句的语义对立——兼谈“了_(2)”时体功能的划分[J]
.语言研究集刊,2020(2):239-262.
被引量:1
6
程铭.
现代汉语助词“了”的功能视角研究[J]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44(6):121-127.
7
刘正光,施卓廷,张紫烟.
识解、时间维度与“了”的时体情三位一体[J]
.外国语,2023,46(6):45-56.
8
李映周.
对韩汉语教材关于“了”的语义解释的分析[J]
.汉字文化,2022(12):80-82.
9
冯诗雅.
网络新词“惹”和“辽”探析[J]
.汉字文化,2022(4):108-110.
被引量:1
10
邓宇阳.
关于言域句末助词“了”的语义表述[J]
.汉字文化,2021(5):69-73.
1
曾呢娟.
汉英动物词隐喻意义浅析[J]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6(4):46-48.
2
刘玉霞,陈玲.
歌词语篇中的语码转换意义浅析[J]
.北方文学(下),2012(7):110-110.
3
田新笑.
批评性语篇分析的方法和意义浅析[J]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31(S1):196-197.
4
杨玉国.
“秀”的变异——新词汇意义和新语法意义浅析[J]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05(9):11-14.
被引量:5
5
万玲华.
中日对应汉字词的色彩意义浅析(一)[J]
.日语知识,2004(4):25-26.
被引量:2
6
王善梅.
定冠词特指意义浅析[J]
.铜陵学院学报,2001,3(4):61-63.
被引量:1
7
张燕琴.
汉英植物词语的联想意义浅析[J]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20(7):63-65.
被引量:8
8
张国艳.
现代汉语助词“等”的使用状况及规范刍议[J]
.殷都学刊,2011,32(3):122-126.
被引量:3
9
刘志富,李丽娟.
小议“谓词+着/了”重叠结构[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4):292-292.
10
王启龙.
现代汉语助词及其再分类[J]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1(1):115-123.
被引量:6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4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