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玉米自交系“自330”的应用与研究动态综述
Application and Investigation Review of Maize Inbred Line‘Zi 33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玉米自交系“自 330”在辽宁玉米育种史上 ,是第一个获国家发明奖一等奖的自交系 ,它已应用 30多年了。当前西部省份仍在利用。各地玉米科研工作者 ,对它做过不少研究。对有关信息 ,加以综述 ,为“自 330”
作者
李艳天
丁朝瑞
刘汉庆
张运伟
李继昌
毕志常
江水清
机构地区
丹东农业科学院
海城市种子公司玉米研究所
出处
《辽宁农业科学》
2002年第4期22-25,共4页
Liaoning Agricultural Sciences
关键词
玉米
自交系“自330”
杂优模式
选育
特征特性
利用
分类号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6
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128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2
1
张彪,马孝玲,王玉兰.
玉米几个自交系组配高产紧凑型杂交种的研究[J]
.西南农业学报,1999,12(4):37-42.
被引量:6
2
王芝棠 河北廊坊农学会.对玉米高产育种问题的探讨[J].农业科技资料,1981,(1):1-7.
3
谢孝颐.当前玉米育种动向[J].南通农业,1982,(1):16-22.
4
夏志红,潘惠康,张兰新,刘春艳.
玉米穗腐病与蛀穗螟虫发生的关系[J]
.华北农学报,1995,10(1):88-91.
被引量:21
5
姜明月,王金君,张丽颖.
不同阶段玉米自交系的配合力分析[J]
.辽宁农业科学,1995(5):24-26.
被引量:3
6
郑祖平,杜克柱.
玉米自交系几个性状的遗传分析[J]
.国外农学(杂粮作物),1995(5):8-11.
被引量:2
7
李新海,徐尚忠,李建生.
10个热带、亚热带玉米群体配合力效应研究[J]
.玉米科学,2001,9(1):1-5.
被引量:50
8
施开鸿,郭其茂,黄玉莲.
7个玉米自交系主要性状的配合力及遗传参数分析[J]
.闽西职业大学学报,2000,3(1):3-5.
被引量:2
9
陈泽辉,高翔.
热带、温带玉米自交系和贵州地方种选系的配合力及杂交组合组配方式的研究[J]
.玉米科学,2001,9(2):26-29.
被引量:10
10
孙海昆,杨密珠,孙海军,焦宏业,周进宝.
河北省玉米种质基础及杂交优势利用模式的分析[J]
.玉米科学,2001,9(2):35-37.
被引量:13
二级参考文献
36
1
王富德,姜明月,赵廷昌.
辽宁省玉米杂交种的种质基础及性状改良[J]
.辽宁农业科学,1993(1):6-14.
被引量:32
2
李明德.
辽宁省玉米育种回顾与展望[J]
.辽宁农业科学,1993(2):46-48.
被引量:4
3
张彪,兰发盛,滕耀聪,陈宛秋.
玉米自交系株型和产量性状选育进展及其利用潜势初报[J]
.玉米科学,1993,1(2):12-15.
被引量:9
4
张彪,陈宛秋,康继伟,李成之.
玉米种质资源遗传评价及利用研究──Ⅱ、玉米自交系株型性状配合力分析及其应用[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1994,12(3):438-442.
被引量:5
5
吴子恺.
玉米10个数量性状的基因效应分析[J]
.玉米科学,1995,3(1):6-11.
被引量:15
6
吴景锋.
我国玉米杂交种发展的主要历程、差距和对策[J]
.玉米科学,1995,3(1):1-5.
被引量:70
7
王建革.
杂种优势模式对玉米育种的影响[J]
.玉米科学,1995,3(1):35-37.
被引量:7
8
郭海鳌,王玉杰,刘家云.
热带和亚热带高原种质的研究与利用[J]
.玉米科学,1995,3(2):1-3.
被引量:11
9
敖君.
12个玉米自交系主要数量性状配合力分析[J]
.玉米科学,1995,3(2):14-17.
被引量:26
10
王河成,段运平,石红卫,李凌雨.
热带亚热带种质不同导入量对玉米自交系配合力的影响[J]
.玉米科学,1995,3(3):9-11.
被引量:24
共引文献
128
1
胡柯,秦涛.
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J]
.河南农业,2007(18):20-21.
被引量:5
2
柳家友,柏志安,吴伟华.
玉米杂交种主要穗部性状之演变及对育种目标的影响[J]
.玉米科学,2004,12(z2):3-4.
被引量:30
3
张兴华,李凤艳,薛吉全.
墨962群体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特征分析[J]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7(4):15-17.
被引量:2
4
吉士东,秦秀昌,王丽,郑大浩.
玉米改良Reid群自交早代的配合力分析[J]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3(9):59-61.
被引量:1
5
姜敏,刘祥久,刘静,高长健.
不同优势群玉米自交系的组配模式[J]
.辽宁农业科学,2004(5):22-24.
被引量:1
6
李继竹,王爽,郭宝贵,杨伟光.
玉米穗粒性状的遗传性研究[J]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4,26(5):494-498.
被引量:16
7
刘鹏,任英,王洪秋.
玉米几个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研究[J]
.吉林农业科学,2004,29(6):3-8.
被引量:3
8
陈泽辉,高翔,祝云芳.
Suwan与我国四大玉米种质的配合力和杂种优势分析[J]
.玉米科学,2005,13(1):5-9.
被引量:45
9
邢吉敏,蔡春泉,王维真,杜占芬.
国外种质×国内种质玉米单交种产量构成性状的遗传分析[J]
.玉米科学,2005,13(1):55-59.
被引量:8
10
王晓娟,何海军.
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的研究与利用进展[J]
.中国种业,2005(6):13-15.
被引量:4
1
刘旭,刘中杰,刘俊,李卉.
丹玉系列玉米杂交种种质基础评述[J]
.农业开发与装备,2016,0(3):45-46.
2
陈刚,陈丽,高洪敏.
丹玉自交系在我国玉米育种和生产中的地位与作用[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0,31(5):522-525.
被引量:3
3
刘婷婷,樊明寿,李春俭.
不同氮效率玉米自交系对氮素供应的反应[J]
.华北农学报,2005,20(3):83-86.
被引量:20
4
优良玉米自交系展示综3和综31[J]
.玉米科学,2009,17(5).
被引量:2
5
过戌吉.
丁草胺除草剂市场动态综述[J]
.农药市场信息,2002(10):12-12.
被引量:1
6
陈刚,陈丽.
丹玉自交系的创造及在我国玉米育种和种子生产中的作用[J]
.中国农业科学,2000,33(C00):99-104.
被引量:19
7
北京德农种业有限公司.
德单8号(DN10228)选育报告[J]
.作物研究,2007,21(3):292-293.
8
李艳天,杨瑞华,李继昌,刘汉庆,林维国.
玉米自交系“自330”原种的保纯与创新[J]
.辽宁农业科学,1996(1):55-56.
被引量:1
9
龙蕾.
开创贵州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新局面[J]
.中国水运(下半月),2012,12(2):168-168.
被引量:1
10
郭生河,施开鸿.
玉米岩单一号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J]
.福建农业,1994,0(8):6-6.
辽宁农业科学
2002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