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根草生物工程技术护坡在东临一级公路的应用
摘要
通过香根草生物工程技术在东临一级公路下边坡的应用,表明香根草适应能力强,生长快,经一个季节生长可基本形成草篱,加速边坡绿化、美化,改善公路景观。随着日益繁茂,进而发挥减小径流及固结土壤,稳定公路边坡的作用,是投资省、耗材少、节约型、生态环保型和有利于社会持续发展的护坡工程技术。总结了实施技术经验。
参考文献5
-
1徐礼煜,主编.《香根草研究与展望》中国香根草网络与香,根草技术的进展[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年1O月.
-
2卢升銮、谢为民等.香根草生物工程技术研究初报[J].当代复合农林业.1999第7卷第4期.
-
3傅恒生,卢升銮,谢为民,陈先茂,谢江.香根草生物工程技术在公路边坡防护的前景与技术要点[J].华东公路,2000(3):62-64. 被引量:7
-
4DitiHengchaoVanich.香根草技术在工程上的应用~稳定斜坡减轻侵蚀[J].香根草研究与展望.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8年10月.
-
5万明,徐哓天,程洪,等.生物护坡与工程技术[M].香港:亚太国际出版有限公司,2004.
二级参考文献7
-
1卢升銮,贺湘逸,熊国根,谢美根,甄启芳.香根草在红壤丘陵的适应性及效益[J].中国水土保持,1994(4):22-24. 被引量:18
-
2R·G格雷姆肖.香根草技术及其在中国的应用.香根草研究与展望[M].北京:农业科技出版社,1998,10..
-
3敖惠修.香根草在水土流失区种植试验.香根草研究与展望[M].北京:农业科技出版社,1998,10..
-
4徐礼煜.中国香根草网络与香根草技术进展.香根草研究与展望[M].北京:农业科技出版社,1998,10..
-
5卢升銮.香根草与红壤丘陵农业持续发展.香根草研究与展望[M].北京:农业科技出版社,1998,10..
-
6Diti Heng chao vanich.香根草技术在工程上的应用--稳定斜坡减轻侵蚀.香根草研究与展望[M].北京:农业科技出版社,1998,10..
-
7敖惠修.广东公路应用香根草绿篱治理滑坡的试验研究.香根草研究与展望[M].北京:农业科技出版社,1998,10..
共引文献7
-
1刘金根,卞新民,徐礼煜.312国道应用香根草治理滑坡的试验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6,29(4):79-81. 被引量:11
-
2孙锐锋,熊元,王文华,秦松.香根草苗圃建设与管理技术[J].贵州农业科学,2006,34(B07):76-78. 被引量:3
-
3谢涛,徐小军,许文年,程洪.植被混凝土技术在无锡市雪浪山B标复绿工程中的应用[J].水土保持研究,2007,14(2):59-61. 被引量:7
-
4陈先茂,彭春瑞,谢江,邓国强,张国光,胡乐明.绿色水稻生产中种植香根草诱杀螟虫技术[J].江西植保,2008,31(3):120-121. 被引量:3
-
5肖宏彬,赵亮,李珍玉,刘卫东,易文,田青青,李伟.香根草根系的分布形态及抗拉强度试验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4,34(3):6-10. 被引量:29
-
6卢升銮,傅恒生.香根草公路护坡现状、效果及关键技术[J].江西公路科技,2007,0(3):4-7.
-
7黄波,张秀川,许毅涛.应用植物篱生态技术治理强风化岩质边坡研究[J].云南环境科学,2004,23(B04):14-16. 被引量:3
-
1李国庆.香根草在公路边坡防护的前景与技术要点[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03,26(4):21-21.
-
2强璐.资源紧缺条件下应优先发展铁路运输[J].铁路采购与物流,2014,9(3):55-56.
-
3傅恒生,卢升銮,谢为民,陈先茂,谢江.香根草生物工程技术在公路边坡防护的前景与技术要点[J].华东公路,2000(3):62-64. 被引量:7
-
4郭文军,刘仍奎,曾学贵.生物工程对提高路基安全稳定的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0,10(4):1-5. 被引量:10
-
5曹湘洪.开发生物工程技术 利用农林生物质生产车用燃料和生物基材料[J].当代石油石化,2005,13(6):4-7. 被引量:3
-
6王婷,周锋巍,马牛.双速比齿轮箱的设计[J].中国船检,2015,0(5):92-95. 被引量:1
-
72016年第三季度全国机动车和驾驶人增幅明显[J].道路交通管理,2016,0(11):8-8.
-
8叶壮,唐靖宇,徐礼煜.香根草系统在宁合高速公路边坡防护上的试验[J].交通环保,2004,25(6):23-26. 被引量:4
-
9杨待音,邬玉明,李根昌,王文树.盐渍土地区公路生物防护工程技术[J].内蒙古林业科技,2009,35(1):49-52.
-
10李伟宏.为青藏线打造生态环保型轨道车[J].轨道交通,2007(10):6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