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从秋芸到艾达——中外女性主义电影中的经典女性形象比较 被引量:3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女性主义者认识到,在世界范围内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无论是在公共的政治经济文化或认知伦理等领域还是在私人的家庭生活中,女性都是一个备受压迫和歧视的群体。“整个社会是以男权制为核心,男性从自己的视角出发,以男性的思维模式来统治社会,女性成为了男性事物和交易中的客体。”^①代精神病学的创始人弗洛伊德认为,女人就是比男人少了阳具,因此女人产生了“阳具羡慕”^②,在这种男性特质的世界观中,女性始终被塑造成“它者”的角色。为了唤醒女性意识的觉醒,20世纪以来,女性主义者们掀起了一次次的女性主义浪潮。女性主义文化理论被作为女性主义浪潮的基本思想提出来。不同的理念的碰撞,女性主义阵营里也出现了主张各异的不同流派。其中自由主义女性主义流派以“理性、公正、机会均等和选择的自由为基本观点”,^③形成一种女性主义运动的潜流,大规模地渗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对主流的意识形态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西蒙娜·德·波伏娃在其代表作《第二性》中说道,“女人不是天生的,是形成的”。^④然而女性应该温柔,谦卑和顺从并非是天生的,是强大而久远的男性社会将这种自我意识强行灌输给女性的。“妇女所需要的,不是作为女人去行动,去主宰什么,而是作为一种本性在发展,作为一种理智在辨解,作为一种灵魂在自由自在的生活中无拘无束地发挥她天生的能力。”^⑤玛格丽特·富勒如是说。
出处 《创作与评论》 2014年第12期84-90,共7页 Criticism and Creation
  • 相关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3

共引文献5

同被引文献10

引证文献3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