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日常书写与书法创作不同步现象管窥——以清代碑学家为例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在中国书法艺术发展的长河中,清代碑学无疑是一座重镇。它为书法艺术的发展带来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和视野,注入了新的生机。与以往时期的书法发展不同,清代碑学有着成熟的理论来指导实践,“把唐以前的实用性为主的文字(金文、大小篆、汉碑、北碑等)转化成了观赏性为主的书法艺术;以‘不失篆分遗意’的审美观,进行碑帖融合,给行草书带来了崭新的生命。”[1]碑学家的视野主要是集中于金石碑版,注重对金文、大小篆、汉碑、
作者 丰俊青
出处 《文史杂志》 2014年第4期52-54,共3页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1

  • 1侯开嘉.《中国书法史新论》(增订本)[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114142.
  • 2马宗霍.书林藻鉴[M]北京:文物出版社.
  • 3康有为.广艺舟双楫[A]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7755853.
  • 4阮元.南北书派论[A].
  • 5何绍基.跋张黑女墓志拓本[A].
  • 6何绍基.跋道因碑[A].
  • 7赵之谦.《尺牍》函八[M].
  • 8包世臣.国朝书品[A].
  • 9温庭宽.书法篆刻中的杰出人物邓石如[N]光明日报,1962.
  • 10胡传海.怎样写尺牍[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043.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