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由三则案例看“非法占有目的的产生时间”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本文案例启示:行为人基于非违法原因占有他人财物后产生了非法占有的目的,进而变"合法持有"为"非法所有"的,应定性为侵占罪。非法占有目的产生时间应结合行为人与被害人之间的关系、行为人取得财产行为的理由以及行为人取得财产后的表现综合判定。
作者
刘勋
机构地区
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人民检察院
出处
《中国检察官》
2014年第4期24-26,共3页
The Chinese Procurators
关键词
非法占有目的
产生时间
案例
行为人
他人财物
违法原因
非法所有
综合判定
分类号
D920.5 [政治法律—法学]
D924.3 [政治法律—刑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1
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15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9
1
王雯汀.
试析侵占罪中财产关系变动的本质[J]
.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20(2):72-75.
被引量:1
2
罗猛,赵伟龙.《借用他人手机偷偷拿走如何定罪》,载《检察日报》,2007-08-15.
3
征汉年,章群,朱国.《开错摩托车后占为已有如何定性》,载《检察日报》,2003-07-24.
4
于世忠.
代为保管问题研究[J]
.现代法学,2005,27(3):115-122.
被引量:6
5
高铭暄.《中国刑法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47页.
6
朱灿明.《趁借用之机藏匿他人的摩托车该定何罪》,载《检察日报》,2003-09-01.
7
陈增宝.
对“非法占有目的的产生时间”的初步探索[J]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04(5):46-51.
被引量:2
8
苗生明.
论主客观相统一的定罪原则[J]
.政法论坛,1998,16(2):40-48.
被引量:7
9
赵秉志,肖中华.《如何认定侵占罪中"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载《检察日报》,2002-09-03.
二级参考文献
21
1
邓斌.
侵占罪几个问题的探讨[J]
.法制与社会发展,1999,5(4):92-96.
被引量:14
2
张炳生.
遗失物拾得研究[J]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1999,21(1):63-70.
被引量:22
3
王作富,韩跃元.
论侵占罪[J]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1996,18(3):68-74.
被引量:22
4
周光权.
侵占罪疑难问题研究[J]
.法学研究,2002,24(3):124-141.
被引量:90
5
肖中华.侵占罪的司法适用问题研讨[A].马松建.侵占罪专题整理[c].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233.
6
董潇.论侵占罪-试论侵占罪对象中的无因管理与不当得利.法制与社会,2006,(3).
7
王作富.略论侵占罪的几个问题[A].马松建.侵占罪专题整理[C].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107.
8
[日]木村龟二 顾肖荣译.刑法学词典[M].上海:上海翻译出版公司,1991.341.
9
谢在全.民法物权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49.
10
张明楷.刑法学(上)[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18.
共引文献
15
1
严伟青,陈静.
集资诈骗罪“非法占有目的”的反思、质疑与出路[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9,0(33):81-82.
被引量:1
2
邹子铭.
主客观相统一的刑法科学化审视与重构[J]
.边缘法学论坛,2022(2):26-29.
3
陈山.
刑法学中主客观相统一原则的承继或废弃[J]
.中国刑事法杂志,2009(2):8-22.
被引量:3
4
李长兵,彭志刚.
安乐死刑事政策之选择[J]
.人民检察,2012(4):22-26.
被引量:1
5
何希道.
侵占罪中“代为保管”研究述要[J]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2,25(1):56-57.
被引量:1
6
冯春萍.
浅析我国死刑量刑体系中经济赔偿的合理性与局限性[J]
.法学杂志,2012,33(5):98-103.
被引量:7
7
周洪波.
论定罪的原则[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48-56.
被引量:1
8
石经海,熊亚文.
何以“以刑制罪”: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定罪意义[J]
.社会科学战线,2015(2):208-218.
被引量:17
9
邱悦.
对刑法中“主客观相统一”原则的思考——以复旦投毒案为切入点[J]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2015,0(4):260-261.
10
虞佳臻.
证伪路径下无罪化思维的重申[J]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30(4):116-120.
1
杨秀英.
试论侵占罪的界定[J]
.哈尔滨学院学报,1998,20(2):110-112.
2
阎家政.
农村党员干部违纪违法原因、对策探析[J]
.党风与廉政,2003(7):7-8.
3
张浩.
介入型刑法因果关系的认定[J]
.中国检察官,2016(4):3-5.
被引量:3
4
赵立志.
合同诈骗罪之“非法占有目的”探索[J]
.中国检察官,2012(10):11-14.
被引量:1
5
李涛.
合同诈骗罪之“非法占有目的”探索[J]
.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2,24(3):50-54.
6
沈珠宝.
当前农村留守儿童违法原因探析[J]
.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2(4):57-59.
7
胡蓉.
浅议金融诈骗犯罪的立法及完善[J]
.理论界,2006(2):68-69.
8
朱孝清.
建议我国刑法应规定侵占罪[J]
.法学,1987(4):45-46.
被引量:1
9
饶鸣吉.
浅谈“变合法持有为非法所有”行为如何定性——以张某案看诈骗、盗窃与侵占的区别[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5,0(13):70-70.
被引量:1
10
黄夕虎,周醒.
构成侵占罪不应强调以合法持有为前提[J]
.法制与社会,2007(2).
中国检察官
2014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