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现代性视域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的反思与重构 被引量:2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在现代社会,以理性精神、主体意识、人本情怀为基本向度构成的现代性精神具有普遍意义,其对包括思政课教学在内的各种实践活动具有无形的规制力。而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论是"知识本位"的教学导向,还是"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和"社会本位"的价值定位,都与现代性精神相背离。因此,需将传统的思政课教学体系置于现代性的精神场域中进行反思和重构,使之在教学导向上从"知识本位"转向"能力本位",在教学方法上从"灌输式教学"转向"讨论式教学",在价值定位上从"社会本位"转向"以人为本"。
作者 张建忠
出处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12-117,共6页 Probe
基金 华东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所2013年度课题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课题(13JZD046) 华东政法大学校级课题(12HZK029) 浙江省哲社课题(11JCML04YB)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3

  •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 2[英]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
  • 3[德]哈贝马斯 曹卫东 译.现代性的哲学话语[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
  •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86.
  •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874.
  • 6李爱国,林亚梅.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6(1):100-103. 被引量:41
  • 7[巴西]保罗·弗莱雷.顾建新,赵友华,何曙荣译.被压迫者教育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33.
  • 8于伟,胡娇.现代性的教育观的危机与出路[J].教育科学,2004,20(4):1-5. 被引量:18
  • 9[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140.
  • 10[德]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M].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22.

二级参考文献10

共引文献1571

同被引文献9

二级引证文献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