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人际参考:个体道德态度转变的重要因素 被引量:2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个体不良道德态度的转变是道德治理的落脚点。在道德态度转变过程中,人际交往中的参考者作为客观因素起重要作用。个体态度实际上受到参考者对道德事件的态度和个体对参考者态度的影响,道德态度转变是个体寻求三者态度综合平衡的过程。教育者、道德榜样、反面典型都是个体道德态度转变的参考者,同时,各级各类社会群体是大的参考者。个体在群体中的道德态度是群体成员相互作用的产物,其改变受多种心理效应的复杂影响,形成一种"群体场压力"。从个体所在群体本身的特征入手促进个体道德态度的转变是道德治理的有效途径。
出处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08-113,共6页 Academic Journal of Zhongzhou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研究》(12&ZD093) 江西省重点学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资助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3

  • 1马向真.道德态度及其转变[J].学术研究,2007(8):43-46. 被引量:11
  • 2Darley, J. M. By Stander Intervention in Emergencies. Diffusion of Re-sponsibi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Washington.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Journals Department, 1968, p.378.
  • 3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伦理学》编写组.《伦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2 年,第170 页.

二级参考文献2

  • 1J.L.弗里德曼等.社会心理学[M].高地等译.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
  • 2威廉.S.萨哈金.社会心理学的历史与体系[M].周晓虹等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

共引文献10

同被引文献11

  • 1马向真.道德态度及其转变[J].学术研究,2007(8):43-46. 被引量:11
  • 2[美]罗尔斯 何怀宏 何包钢 廖申白译.《正义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56页.
  • 3罗尔斯.《正义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35页.
  • 4[古希腊]亚里士多德 廖申白译注.《尼各马可伦理学》[M].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90,173,188,176,175,172页.
  • 5[美]菲斯克·泰勒:《社会认知--人怎样认识自己和他人》,张庆林等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91页.
  • 6明·刘默:《菜根谭》,中国华侨出版社,2013年,第218页.
  • 7[法]爱尔维修:《精神论》,杨伯恺译,辛垦书店,1928年,第116页.
  • 8杨艳茹,胡羽.态度理论视野下的自我教育[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24(6):29-32. 被引量:6
  • 9高玉萍.道德态度释义[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8,20(12):129-130. 被引量:3
  • 10郭毅然.道德态度论纲[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1):22-25. 被引量:4

引证文献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