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鉴尝茶叶,首重风韵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鉴尝茶叶,首重风韵","品其韵在香之胜"。本文阐述茶叶"风韵"的实质、"音韵"与"岩韵"的区别;探讨茶韵的实质和鉴尝的方法。乌龙茶铁观音如何鉴尝?可归纳总结为"鲜、香、甘、活"四个字。
作者
刘秋彬
机构地区
安溪县茶业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出处
《福建茶叶》
2014年第3期35-36,共2页
Tea in Fujian
关键词
茶叶
风韵
鉴尝
分类号
TS971 [轻工技术与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18
同被引文献
7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2
1
张木树.鸟龙茶审评.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1年137.
2
黄建安,施兆鹏,施英,谷纪平,陈金华,龚雨顺.
乌龙茶"岩韵"与"音韵"的感官体验及化学特性[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9(2):134-136.
被引量:18
二级参考文献
5
1
张天福.乌龙茶的审评[J].茶叶科学简报,1984,(3):2-4.
2
姚月明 谢逸安.武夷岩茶[J].茶叶信息,2001,(1):14-15.
3
刘仲华,黄建安,施兆鹏,王增盛,陈慧衡,施龄.
儿茶素提制工艺技术研究[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23(6):537-542.
被引量:48
4
张木树.
乌龙茶香气与品质审评[J]
.福建茶叶,1998,21(2):43-44.
被引量:7
5
冯卫虎.
武夷岩茶“岩韵”形成的体会[J]
.福建茶叶,2000,23(4):43-43.
被引量:6
共引文献
18
1
高水练,林郑和,郝志龙,陈梁城.
新工艺增强安溪铁观音“音韵”的技术措施[J]
.茶叶科学技术,2004(2):37-38.
被引量:2
2
黄建安,李家贤,黄意欢,罗军武,龚志华,刘仲华.
茶树AFLP分子连锁图谱的构建[J]
.茶叶科学,2005,25(1):7-15.
被引量:32
3
林金科,陈荣冰,陈常颂,游小妹,张应根,陈林,李秀峰.
高酯型儿茶素含量的茶树资源筛选研究[J]
.茶叶科学,2005,25(1):30-36.
被引量:34
4
林郑和,陈梁城,郝志龙,高水练,谢芬.
我国乌龙茶品质化学研究进展[J]
.福建茶叶,2005,28(2):33-34.
被引量:5
5
黄仲先,蒋洵,李赛君.
“茶韵”辨析[J]
.茶叶通讯,2009,36(3):17-18.
被引量:1
6
李忠,陈军,林登贵,陈龙怀.
浅析影响铁观音品质的几个因素[J]
.茶叶科学技术,2011(3):28-31.
被引量:8
7
张木树,张经贤.
铁观音“音韵”与品质审评的探讨[J]
.福建茶叶,2012,34(2):36-38.
被引量:1
8
张凯,丁阳平,杨坚.
川渝地区野生大茶树儿茶素和咖啡碱含量比较分析[J]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13,19(2):379-382.
被引量:14
9
金孝芳,贾尚智,石亚亚,曹丹,龚自明.
湖北地方茶树种质资源中酯型儿茶素含量研究[J]
.热带作物学报,2014,35(3):438-442.
被引量:8
10
谢志英,黄立文,王秀华,满红平,赵永祥,胡文东,桂丽萍.
云南大叶种茶不同品种儿茶素组分含量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2014,30(19):146-150.
被引量:15
同被引文献
7
1
商虎,郭雅玲.
我国茶叶标准化进展及面临的问题[J]
.福建茶叶,2010,33(6):2-6.
被引量:9
2
卓敏,马绵霞,陈栋.
广东客家茶文化的基本内涵与特征研究[J]
.中国茶叶,2013,35(6):32-36.
被引量:9
3
邬伟魁,陈繁华,严倩茹,宋伟.
梅州客家民间医药研究概述[J]
.中国中药杂志,2013,38(22):3984-3987.
被引量:14
4
杨菊.
试论赣南采茶戏的美学品格[J]
.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13,34(6):117-120.
被引量:6
5
李雪玲.
民间“丑”的意趣和乡土“美”的升华——从赣南采茶舞的化丑为美说起[J]
.民族艺术研究,2015,28(3):73-80.
被引量:19
6
王月琴.
福建客家擂茶民俗文化探析[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5(13):29-30.
被引量:4
7
许礼刚,廖慧茹.
数字化和旅游视阈的赣南采茶戏保护对策[J]
.中国商论,2014,0(2X):112-113.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2
1
许乐乐.
客家茶文化对赣南采茶戏风格的影响[J]
.福建茶叶,2016,38(12):302-303.
被引量:1
2
许乐乐.
赣西采茶戏创新与本土特色的艺术融合[J]
.福建茶叶,2017,39(1):314-315.
二级引证文献
1
1
张静.
赣南客家采茶戏:《睄妹子》音乐表演形态分析[J]
.福建茶叶,2017,39(11):286-287.
1
贾中伏.
君子兰烂根原因及防治措施[J]
.农业科技通讯,2003(3):34-34.
2
贾中伏,梁宁.
君子兰烂根原因及抢救[J]
.河北林业,2003(2):36-36.
3
刘宝顺,潘玉华.
纯种大红袍加工技术[J]
.北京农业(下旬刊),2014(10):247-249.
被引量:1
4
王文化.
茶韵[J]
.民营视界,2007(3):87-87.
5
潘玉华.
铁观音不同商品花色的制法特点及品质特征[J]
.福建茶叶,2012,34(2):39-41.
被引量:7
6
黄建明.
品《古皖风韵》[J]
.花卉,2007(1):38-38.
7
张木树,张经贤.
铁观音“音韵”与品质审评的探讨[J]
.福建茶叶,2012,34(2):36-38.
被引量:1
8
徐燕千.
广东农史研究会首届年会纪胜[J]
.农业考古,1987(2):302-302.
9
彭获.
茶韵飘香[J]
.散文诗(下半月.校园文学),2009(7):63-64.
10
陈栋.
高山上细品“传统观音茶韵”[J]
.现代苏州,2009(10):112-112.
福建茶叶
2014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