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本溪市源达铁矿褶皱构造的控矿作用及成因探讨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本溪市源达铁矿由于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和区域变质作用,致使矿体的形态、产状、规模在不同标高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导致勘查设计与施工结果存在很大的差异。着重论述褶皱构造在成矿演变发展过程的控矿作用及床成因,以期今后在找矿或采矿工作中有所借鉴和帮助。
作者 于德发
出处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4年第13期80-80,共1页 Heilongji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3

  • 1于德发.辽宁省本溪市溪湖区火连寨镇源达铁矿勘查报告[R].辽宁有色地质局106队档案室,2012.
  • 2李尔峰,洪秀伟等,辽宁鞍山吴家台-辽阳孙家一带铁矿评价成果报告[R].辽宁省地质矿产调查院档案室,2012.
  • 3李鸿业,赵秀德.鞍本地区鞍山式铁矿区地质构造[J].前寒武纪研究进展,1999,22(3):22-29. 被引量:27

二级参考文献13

  • 1沈其韩.华北地台早前寒武纪地质研究论文集[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8..
  • 2伍家善 刘敦一.华北地台早前寒武纪地质研究论文集[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8..
  • 3李鸿业.鞍山地区前震旦纪花岗岩问题[J].地质知识,1957,5.
  • 4程浴淇.中国东北部前寒武纪条带状铁矿中富铁矿的成因问题[J].地质学报,1957,.
  • 5张湖.鞍本地区基底构造轮廓[J].地质化学丛刊,1984,.
  • 6沈其韩,华北地台早前寒武纪地质研究论文集,1998年
  • 7伍家善,华北地台早前宏武纪地质研究论文集,1998年
  • 8伍家善,中朝古大陆太古宙地质特征及构造演化,1998年
  • 9李鸿业,两极挤压说,1993年
  • 10张湖,地质化学丛刊,1984年

共引文献26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