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微型学习:数字化学习环境下非正式学习的新形式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随着无线移动通讯设备和便捷式个人学习工具逐步进入人们的学习中,微型学习成为数字化学习环境下非正式学习的一种新形式。从微型学习的本质、可行性以及未来的研究重点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作者
徐毅
方菲
机构地区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
安庆市宿松县洲头乡西口小学
出处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4年第14期47-48,共2页
China Educational Technology & Equipment
关键词
微型学习
数字化学习
非正式学习
分类号
G434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78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630
同被引文献
4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4
1
张振虹,杨庆英,韩智.
微学习研究:现状与未来[J]
.中国电化教育,2013(11):12-20.
被引量:103
2
王继新,黄涛.
论非线性学习的模式与方法[J]
.中国电化教育,2009(4):6-8.
被引量:19
3
陈维维,李艺.
移动微型学习的内涵和结构[J]
.中国电化教育,2008(9):16-19.
被引量:93
4
叶成林,徐福荫,许骏.
移动学习研究综述[J]
.电化教育研究,2004,25(3):12-19.
被引量:436
二级参考文献
78
1
刘儒德.
论认知灵活性理论[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5):61-66.
被引量:57
2
顾力雄,陈琦.
认知灵活性理论、超文本和Internet网络教学[J]
.心理科学进展,1998,8(3):25-29.
被引量:26
3
余胜泉,毛芳.
非正式学习——e-Learning研究与实践的新领域[J]
.电化教育研究,2005,26(10):18-23.
被引量:385
4
王佑镁,祝智庭.
从联结主义到联通主义:学习理论的新取向[J]
.中国电化教育,2006(3):5-9.
被引量:242
5
李卢一,郑燕林.
泛在学习环境的概念模型[J]
.中国电化教育,2006(12):9-12.
被引量:154
6
余胜泉.
从知识传递到认知建构、再到情境认知——三代移动学习的发展与展望[J]
.中国电化教育,2007(6):7-18.
被引量:303
7
崔光佐 等.移动教育—现代教育技术的一个新方向[DB/OL].http://www, hebiat, edu. cn/jjzx/MET/journal/articledi-gest 12/meeting-8. htm,.
8
孙贤和 何晓珊 等.普及计算—让信息服务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DB/OL].http ://www. csam. iit. edu/- scs/psfiles/.Sun-X-pervasive-final. pdf,.
9
Dwight, Allen & Ryan, Kevin. Microteaching[M]. Reading, Mass: Addison-Wesley,1969 .
10
Peter A. Bruck. What is Microlearning and why care about it?[A]. In:Microleaming Conference 2006[C].Australia , Innsbruck : lnnsbruck University Press,2006.7-10.
共引文献
630
1
田姗.
教育信息化2.0时代高校大学生移动学习接受度研究[J]
.科教导刊,2023(12):85-87.
2
黄秋月,黄克斌.
新媒体环境下微学习研究[J]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电子版),2019,0(11):22-23.
3
金杰.
移动学习对远程教育的挑战[J]
.科技资讯,2008,6(6).
被引量:6
4
李岚岚.
基于WLAN技术的移动学习终端的设计与应用[J]
.计算机时代,2009(4):38-40.
被引量:5
5
李兴敏.
外语教学的移动学习模式[J]
.电化教育研究,2009,30(3):109-111.
被引量:44
6
姜琪瑶,楼青.
移动学习方式与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整合的模式探讨[J]
.吉林教育(教研),2010(2):7-8.
被引量:11
7
曾希君.
现代教育技术在高职计算机专业课教学中的应用[J]
.大家,2012(14):241-242.
被引量:1
8
李海港,于宝莹.
论移动学习在高校中推广的不适合性[J]
.大家,2010(24):140-140.
9
王利,刘浪.
微课在高职院校经济数学中的应用[J]
.成功,2013(20):214-214.
被引量:18
10
饶国慧.
基于手机二维码的移动学习方式探析[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6(4):52-56.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4
1
丁大朋,邓婷婷,刘胜男,徐晓雄.
微型学习探析[J]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37(2):101-105.
被引量:3
2
郝连科,刘玉玲.
微信支持下的高校混合式学习模式应用效果分析[J]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7,38(8):136-140.
被引量:2
3
王淼,郝连科,张一博.
基于微信的高校混合式学习模式的构建[J]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7,38(12):123-128.
被引量:6
4
郝连科,孟莹莹.
MOOC环境下高校混合式学习模式的应用效果分析[J]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8,39(2):105-110.
被引量:11
引证文献
1
1
郝连科,陈佳玉,潘树坤.
高校微型学习资源的设计研究[J]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9,40(10):76-81.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王婷婷,张爱丽.
高校微型学习视频的设计与应用研究[J]
.科技与创新,2021(22):14-15.
被引量:1
1
杨则正.
远距离教学[J]
.管理观察,1997,0(9):51-51.
2
杨醒民.
通讯的变革[J]
.晚霞(上半月),2008(5):14-14.
3
宋虹.
浅析如何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J]
.黑河教育,2013(1):83-83.
4
陈晶,王建华.
新时代学习方法的主流——M-Leaning[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16):71-71.
5
谷云艳.
新时期教育工作方法新探[J]
.黑河教育,2015(6):21-21.
6
汤伟.
浅谈计算机辅助教学面临的几个问题[J]
.魅力中国,2010(28):122-123.
7
杨艳辉,孙庆艳.
多媒体技术与语文教学的优化[J]
.神州,2012(13):47-47.
8
邓玉珍.
学生在高中英语学习中如何正确使用移动终端[J]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上),2015,0(9):48-49.
9
石雪飞,原艳霞.
高等教育移动学习现状及未来发展[J]
.中国教育网络,2015,0(4):35-38.
被引量:13
10
潘秀,韦学武.
浅谈如何引导中小学学生正确用手机[J]
.教师,2016,0(13):28-28.
被引量:2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4年 第1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