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形式与路径——法文学概念初探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美国"法律与文学"的运动开展近30年,为中国的法学与文学研究带来诸多启示,而中国的法学与文学研究又有着其独有的特点。当今中国存在着法制文学和涉法文学等多个概念,却没有一个统一且上升到理论研究层次的学科概念。法学与文学在诸多方面具有同构性,这是建立法文学概念的重要理论基础。
作者
杨大庆
机构地区
四川大学法学院
出处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3-56,共4页
Contemporary Literary Criticism
关键词
法律与文学
法文学
同构性
研究路径
分类号
I06 [文学—文学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29
参考文献
17
共引文献
77
同被引文献
18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17
1
龙宗智.
为什么称《圣经》是一部诉讼法教科书——司法审判在两大文化中的意义比较[J]
.法学,2003(10):3-9.
被引量:8
2
冯象.
法律与文学(《木腿正义:法律与文学论集》代序)[J]
.北大法律评论,1999(2):687-711.
被引量:13
3
邓少岭.
论法律的艺术之维[J]
.政治与法律,2005(2):3-10.
被引量:9
4
苏力.
孪生兄弟的不同命运──《法律与文学》代译序[J]
.比较法研究,2002,16(2):109-114.
被引量:7
5
苏晓宏.
法律与文学在中国的出路[J]
.东方法学,2011(4):62-68.
被引量:12
6
颜研生.
浅议文学对法学教育的重要意义[J]
.法制与经济,2009,18(8):132-133.
被引量:1
7
范本林.
论法制文学的概念与特征[J]
.时代法学,2000(6):89-91.
被引量:2
8
范玉吉.
涉法文学:文学和法学共同视域中的文学族类[J]
.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1(3):65-69.
被引量:6
9
[美]理查德·波斯纳.《法律与文学》.李国庆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54,358页.
10
罗春伟.《以“法学之眼”看文学经典》,《中华读书报》,2006年10月18日.
二级参考文献
129
1
寺田浩明,王亚新.
清代民事审判:性质及意义——日美两国学者之间的争论[J]
.北大法律评论,1998(2):603-617.
被引量:22
2
王志强.
南宋司法裁判中的价值取向——南宋书判初探[J]
.中国社会科学,1998(6):117-130.
被引量:79
3
王志强.
《名公书判清明集》法律思想初探[J]
.法学研究,1997,19(5):119-135.
被引量:28
4
沈玲萍,卢文道.
王海现象的法律分析与司法探究[J]
.法律适用,1999(3):29-31.
被引量:1
5
徐忠明.
《活地狱》与晚清州县司法研究[J]
.比较法研究,1995,9(3):240-250.
被引量:5
6
陈景良.
试论宋代士大夫司法活动中的德性原则与审判艺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研究之二[J]
.法学,1997(6):10-14.
被引量:16
7
张新宝.
言论表述和新闻出版自由与隐私权保护[J]
.法学研究,1996,18(6):32-45.
被引量:42
8
苏力.
《秋菊打官司》案、邱氏鼠药案和言论自由[J]
.法学研究,1996,18(3):65-79.
被引量:234
9
徐忠明.
《窦娥冤》与元代法制的若干问题试析[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36(S3):190-198.
被引量:11
10
徐忠明.
从明清小说看中国人的诉讼观念[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36(4):56-64.
被引量:30
共引文献
77
1
李剑林.
民事虚假诉讼的法律规制:反思、归因与对策[J]
.司法改革论评,2019(2):196-218.
2
邓春梅.
传统调解文化结构中的“和谐陷阱”——以《红楼梦》“玫瑰露”案为中心的解读[J]
.民间法,2021,22(3):20-34.
被引量:1
3
刘星显.
当法律遇见艺术——法律与艺术跨学科研究的形成及发展趋向[J]
.江西社会科学,2021,41(1):244-253.
被引量:3
4
白冰.
论法官惩戒主体的中立性——以中立性的双重内涵为切入点[J]
.法商研究,2021(1):122-136.
被引量:6
5
李其迪.
《飞越疯人院》的法律叙事[J]
.边缘法学论坛,2022(2):65-67.
6
胡平仁.
诉讼艺术研究述评[J]
.社会科学,2007(4):86-96.
被引量:1
7
陶斌智.
反思与重构:中国法律与文学运动三十年[J]
.作家,2011(10):168-169.
8
陈金钊.
把法律作为修辞——讲法说理的意义及其艺术[J]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16(2):17-28.
被引量:21
9
汪维藩.
基督教伦理与当代精神重建(下)[J]
.金陵神学志,2008,0(2):26-52.
被引量:1
10
范玉吉.
论涉法文学的普法宣传功能[J]
.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4(5):98-101.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18
1
余宗其.
两位美国法学家的文学论据的得与失——《法理学问题》和《美国法律史》管窥[J]
.国外社会科学,1998(4):65-69.
被引量:2
2
朱丽娟.
从“个人抗争”到“法律解决”——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婚恋问题”小说的法律分析[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29(9):3-4.
被引量:1
3
刘晗.
超越“法律与文学”[J]
.读书,2006(12):136-143.
被引量:12
4
陈文琼.
论作为社会控制策略的“法律与文学”[J]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1(3):94-98.
被引量:4
5
徐忠明,温荣.
中国的“法律与文学”研究述评[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0(6):162-174.
被引量:28
6
刘春园.
诗性正义的实现——从刑法学方法论角度探讨[J]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11,26(2):63-68.
被引量:1
7
陶钟灵.
《诗经》所载西周春秋法制及其对后世的影响[J]
.法学研究,2011,33(6):191-206.
被引量:5
8
李晟.
社会变迁中的法律修辞变化[J]
.法学家,2013(1):15-29.
被引量:16
9
蒲日材.
谪仙历难题材与古典小说审美特征[J]
.广西社会科学,2013(12):177-180.
被引量:2
10
韩锺恩.
以古典范式呈现美学思想并通过传统形态凸显审美特征[J]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14(1):4-9.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2
1
黄明儒,邱瑞琳.
“法律与文学”的困局反思--以“法律与文学”的研究方法为视角[J]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46(3):165-170.
被引量:1
2
秦文.
诗化正义——探析欧美涉法文学的审美特征[J]
.作家,2015,0(12X):200-20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季晨佳.
通俗性与真实性:“文学中的法律”何以可能——《黑骏马》的法学研读[J]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36(4):128-133.
1
杨斌.
论法律与文学[J]
.商情,2011(52):195-195.
2
李生羽.
再论文艺美学作为一门学科的依据[J]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下),2010(10):95-96.
3
刘晗.
《雷雨》中的权威、伦理与自由[J]
.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2007,0(3):104-110.
被引量:2
4
余晓明.
文学与法律之间——以《白毛女》的文本演替为例[J]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4(1):76-80.
被引量:3
5
孙亦平.
诗化正义——欧美涉法文学的审美特征[J]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2014,9(1):114-118.
6
秦文.
诗化正义——探析欧美涉法文学的审美特征[J]
.作家,2015,0(12X):200-201.
7
郑瑞平.
法律与文学—对《诗经》法意的解读[J]
.语文建设,2016(7X):83-84.
8
张薇薇.
“文”叙事:重构法律与文学及诗学[J]
.浙江社会科学,2015(7):42-47.
被引量:3
9
陆怡.
法律与文学:冰与火的遐想[J]
.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2008,23(5).
10
徐秀佳.
法律与文学关系之初探[J]
.法制博览(名家讲坛、经典杂文),2012(6Z):80-81.
当代文坛
2014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