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构建积极的综合性社会公共安全体系 公共安全体系建构需树立“总体公共安全观”
被引量:
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安全是人的基本需求之一,也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之一。但从宏观历史视角看,不安全是绝对的,安全只是相对的。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不断战胜危险、化解冲突、追求相对安全的过程。
作者
杜运泉
机构地区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出处
《探索与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5-17,共3页
Exploration and Free Views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非传统安全威胁识别、评估及应对”(12&ZD099)的阶段性成果.
关键词
安全体系
社会存在
安全观
人类社会
历史视角
发展史
危险
分类号
B0-0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4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5
同被引文献
24
1
吴颖超,吴光侠.
论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的成立要件及认定方法——以93号指导案例的故意伤害为视角[J]
.法律适用,2019,0(22):44-54.
被引量:4
2
马长山.
多元和谐秩序建构中的法律功能及其实现[J]
.学习与探索,2007(2):1-8.
被引量:9
3
曾庆香.
对“舆论”定义的商榷[J]
.新闻与传播研究,2007,14(4):47-50.
被引量:23
4
杨毅伟.
自我防卫与相互斗殴的刑事司法判定研究——以个案为线索的分析[J]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12,14(6):108-114.
被引量:7
5
孙日华.
见义勇为认定的法理反思与制度建构[J]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1):86-90.
被引量:9
6
周丹.
社会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解析[J]
.求实,2016(9):13-20.
被引量:4
7
余潇枫.
中国未来安全的重要议题:质量安全——兼谈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贡献与完善[J]
.学术前沿,2018(8):52-60.
被引量:12
8
黄晶,但淑华.
“民法典编纂与男女平等”学术研讨会综述[J]
.妇女研究论丛,2019(3):126-128.
被引量:4
9
高启耀.
国家治理新趋势:民意与法治的融合——以“滴滴案”和“刘海龙案”为切入点[J]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72(5):130-137.
被引量:2
10
凌胜利,杨帆.
新中国70年国家安全观的演变:认知、内涵与应对[J]
.国际安全研究,2019,37(6):3-29.
被引量:65
引证文献
2
1
刘辉,陈相谭.
安全、女性权利与法律:网络舆情中的公众话语——以唐山烧烤店打人事件为例[J]
.中国应急管理科学,2023(8):73-86.
被引量:2
2
余潇枫.
“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的实践路径[J]
.国家治理,2023(1):45-50.
被引量:13
二级引证文献
15
1
方旭,全凤林.
数字技术嵌入网络舆情的生成图景与风险治理[J]
.中国应急管理科学,2024(1):37-49.
2
高小平.
整体性治理塑造新安全格局:理念与政策之断想[J]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22(4):121-130.
被引量:13
3
李明,陈琛,刘凤.
新安全格局下平安中国建设制度变迁研究[J]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22(4):148-161.
被引量:5
4
朱正威,郭瑞莲,袁玲.
新安全格局的基点与基本维度[J]
.行政论坛,2023,30(4):15-23.
被引量:8
5
景跃进,杨开峰,余潇枫,金伯中,任勇,王朝霞,马高峰.
新时代“枫桥经验”: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中国探索[J]
.探索与争鸣,2023(8):4-29.
被引量:8
6
谢波,王颖.
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的逻辑起点、内涵意蕴与实践路径[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24(1):17-23.
7
张文祥,刘松炜.
新安全格局下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的战略任务探析[J]
.现代视听,2023(12):5-9.
被引量:1
8
马方,高旭星.
维护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的理论逻辑、历史演变与实践路径[J]
.国际安全研究,2024,42(3):3-35.
9
阙天舒,方彪.
中国式现代化语境下的安全与发展:策略体系与推进路径[J]
.社会主义研究,2023(6):144-153.
10
朱正威,赵雅.
新安全格局下的应急管理体系:方向、意涵与路径[J]
.学海,2024(2):130-145.
1
朱雷,王学先.
董仲舒天人感应思想述评[J]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6):32-34.
2
张理林.
我们的父亲亚巴郎[J]
.中国天主教,1997(4):21-22.
3
侯东成.
“三个代表”相统一的思想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新贡献[J]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2(2):61-65.
4
何和.
“抵制暴力 推进公共安全”——日本“第八届世界宗教和平大会”印象[J]
.天风,2006(10S):26-27.
5
王丽颖,张海龙.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科学思维[J]
.大庆社会科学,2016(3):11-13.
6
青燕.
人人需要安全感——公共安全凸显下的反思——公共安全:永恒的诉求[J]
.公关世界(下半月),2010(9):14-16.
7
吕品田.
卷首语[J]
.美术观察,2009(5):1-1.
8
徐红.
公共安全,正在面临全面严峻挑战[J]
.广东安全生产,2005(1):30-32.
9
崔艳华.
论“和谐世界观”的内涵[J]
.管理观察,2011(36):222-223.
10
陈铃,陶飞亚.
从历史视角看梵二会议与中国天主教会[J]
.世界宗教研究,2012(6):28-39.
被引量:1
探索与争鸣
2014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