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后现代社会的文化特征:仿真抑或表演——从鲍德里亚的视角来看 被引量:2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后现代社会是批量生产走向极端的社会,是生产过剩的社会。物质领域的生产过剩会使生产失去意义。这会使大量的劳动力转移到文化领域,使文化领域的发展超出社会需求而出现文化生产的过剩。这种文化生产的过剩,在新闻传播领域表现为新闻与广告无法区分,新闻不再告知,新闻的内容无法区分真假。在研究领域,科学尤其是社会科学的研究脱离现实,它们不再研究当代社会的现实问题,而成为科学自身的再生产,是一种科学自身的复制。在文学艺术领域,由于过度的生产,生活与艺术的距离在消失,艺术不再可能超越生活来表达意义,我们已经无法区分自己究竟是在生活还是在表演。于是在后现代社会,艺术作品不再表达意义,艺术的无意义实际上就是生产失去目的在艺术领域的表现。
作者 王晓升
出处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22-128,共7页 Study and Practice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4

  • 1(法)让‘鲍德里亚.《象征交换与死亡》,车槿山译,译林出版社,2006年,第28页、第45頁、第89页、第90页、第92页、第107页、第42页、第96页、第105页、第109页、108页.
  • 2哈贝马斯 曹卫东等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35页.
  • 3詹姆逊.《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版.
  • 4Jean Baudrillard, Simulation, Semiotexte, Inc.New York,1983,p.25.

共引文献188

引证文献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