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刘公望学术思想浅析
被引量:
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总结刘公望教授的学术思想为以下4个方面。(1)方证照合:以方类证,分经审证;(2)合方应用:相加效果,扩大治疗范围,相乘效果,衍生新的治疗作用,相反相成,减少不良反应;(3)临证总结,自创"公望针方36则";(4)疑难杂症针药并施,特别对于顽固性痛症、神经系统疾病、皮肤病针药并施,独具特色。
作者
曹楠
周震
王剑歌
赵志恒
机构地区
天津中医药大学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出处
《湖南中医杂志》
2014年第7期22-24,共3页
Huna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关键词
方证照合
针药结合
合方应用
名医经验
刘公望
分类号
R249 [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36
同被引文献
42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0
参考文献
5
1
刘公望.
论《伤寒论》的“方”与“证”(七)──兼谈“方证照合”是中医药理学的关键[J]
.天津中医学院学报,1994,13(4):35-39.
被引量:5
2
刘公望,祁向争.
论“合方”应用之理法[J]
.天津中医药,2005,22(1):40-44.
被引量:13
3
孟向文,王秀云,刘公望,董洪英,李积胜.
针刺四天穴方治疗神经根型和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观察[J]
.针灸临床杂志,2003,19(2):41-43.
被引量:18
4
张静,刘公望(指导).
刘公望针药兼施治疗癫痫经验介绍[J]
.山西中医,2010,26(4):9-10.
被引量:1
5
朱秋媛.
刘公望教授针药并用治疗血热型皮肤病经验[J]
.上海针灸杂志,2009,28(1):9-11.
被引量:4
二级参考文献
4
1
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M](第3版)[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105.
2
张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39.
3
郑香春,刘金民,江涛.
中医药治疗癫痫的几点思考与对策[J]
.吉林中医药,2008,28(2):92-94.
被引量:11
4
杜旭,仉雁,李玉文,杨雪艳,杨桂英.
温清饮免疫双向调节作用的实验研究[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9,5(11):30-31.
被引量:8
共引文献
36
1
王雷,周震,王遵来,李岩.
针灸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研究进展[J]
.针灸临床杂志,2010,26(5):69-73.
被引量:19
2
秦鹏民.
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研究进展[J]
.甘肃中医,2004,17(9):45-46.
被引量:4
3
潘兴芳.
“四天穴方”治疗经期偏头痛例[J]
.天津中医药,2006,23(5):364-364.
被引量:4
4
董有康,郭村晓,姜云武.
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概况[J]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6,27(6):46-47.
被引量:7
5
刘公望,王秀云,周震,孟向文,董洪英,张果忠,吕少文,尚秀葵,王强.
“四天穴”针法对动静力失衡性颈椎病模型大鼠外周炎症病理网络链中相关炎症因子的影响[J]
.天津中医药,2007,24(6):480-482.
被引量:3
6
宋春光.
增损离合法在阐释经方方义中的应用[J]
.时珍国医国药,2008,19(5):1253-1254.
被引量:1
7
亚波,张永萍.
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治疗研究进展[J]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8,30(5):58-60.
被引量:1
8
王希琳.
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概况[J]
.广西中医药,2008,31(6):6-7.
被引量:4
9
刘公望,王秀云,孟向文,董洪英,周震,张果忠,吕少文,尚秀葵,王强.
四天穴针刺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观察[J]
.上海针灸杂志,2009,28(1):25-28.
被引量:45
10
刘扬,连建伟.
连建伟教授合方治病经验探讨[J]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9,24(3):69-71.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42
1
齐放,徐大鹏.
左金丸之我见[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33(1):21-23.
被引量:2
2
祁向争.
刘公望教授经方合用之经验举隅[J]
.吉林中医药,2004,24(11):51-53.
被引量:1
3
张丽芬,赵进喜.
黄文政教授治疗慢性尿路感染经验[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2005,12(4):39-41.
被引量:14
4
Inga Spatari,刘公望.
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中医辨证施治——刘公望教授针药并用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经验介绍[J]
.天津中医药,2006,23(3):255-257.
被引量:6
5
高金亮.
和法名方析——兼说中医美(一)[J]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25(3):132-136.
被引量:2
6
陈宁勇.
《伤寒论》中小柴胡汤的灵活运用[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3(5):278-279.
被引量:8
7
李绚,刘公望.
刘公望教授临床应用小柴胡汤合方经验举隅[J]
.吉林中医药,2008,28(8):558-559.
被引量:4
8
张永乐,刘公望.
刘公望针药并施分期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临床经验[J]
.辽宁中医杂志,2009,36(2):183-184.
被引量:2
9
张智华.
柴胡人参药对在外感、内伤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比较[J]
.中医研究,2009,22(6):3-5.
被引量:3
10
徐志灯,林素财.
失眠治疗的临床体会[J]
.世界中医药,2009,4(5):274-274.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3
1
刘沛,庄享静,贾春华.
贾春华教授运用小柴胡汤合方治疗杂病经验发微[J]
.世界中医药,2015,10(3):376-378.
被引量:3
2
郑会芬,张妙时,牛悦虹.
贾春华教授运用活血化瘀法治疗顽固性失眠验案举隅[J]
.内蒙古中医药,2019,38(11):83-84.
被引量:4
3
高紫璇,李瑶,李昊智,段博元,邵琳琳,张涛.
现代津沽中医名家运用小柴胡汤探析[J]
.天津中医药,2023,40(12):1530-1537.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10
1
杜雨微,顾勤,戴洪山.
和解少阳法治疗胆囊术后综合征的研究[J]
.环球中医药,2017,10(1):39-41.
被引量:2
2
孟繁词,高强,张天婵,丛慧芳.
小柴胡汤在妇科疾病中的应用[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23(4):57-60.
被引量:11
3
姚高磊,郑晓燕,陆丽明,唐纯志.
血府逐瘀汤加味治疗顽固性失眠的Meta分析[J]
.按摩与康复医学,2021,12(9):67-72.
被引量:6
4
赵卓霄,冉颖卓.
从瘀论治老年性顽固性失眠与血府逐瘀汤的临证运用[J]
.中国校医,2022,36(1):71-74.
被引量:6
5
徐志兰,刘伟宇,李贻奎.
《伤寒论》论热证失眠的临床应用分析[J]
.中国药业,2022,31(20):84-86.
6
张雅丽,谭涛,李丹丹.
李丹丹运用归脾汤合小柴胡汤加减治疗老年性失眠经验[J]
.中医药导报,2023,29(5):151-153.
被引量:4
7
郑荣归,郭存琚,谢珍华.
2型糖尿病治疗中小柴胡汤加减的应用效果分析[J]
.糖尿病新世界,2024,27(13):100-103.
8
王妍,崔鹏.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论治糖尿病伴抑郁理论探讨[J]
.中外医学研究,2024,22(29):177-180.
9
马新蕾,周正,吴佩珊,肖菁菁,黎嘉辉.
基于“肠肝轴一菌群失调”探讨加味小柴胡汤治疗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的随机对照研究[J]
.四川中医,2024,42(12):100-103.
10
贾春华.
我们如何学会使用小柴胡汤[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42(8):621-624.
被引量:4
1
张永乐,刘公望.
刘公望针药并施分期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临床经验[J]
.辽宁中医杂志,2009,36(2):183-184.
被引量:2
2
蒋荣民,刘公望.
“方证照合”—张仲景《伤寒论》的灵魂[J]
.天津中医药,2009,26(3):220-221.
被引量:1
3
刘公望.
论《伤寒论》的“方”与“证”(五)──兼谈“方证照合”是中医药理学的关键[J]
.天津中医学院学报,1994,13(2):31-34.
4
刘公望.
论《伤寒论》的“方”与“证”(六)──兼谈“方证照合”是中医药理学的关键[J]
.天津中医学院学报,1994,13(3):38-41.
5
王瑞芳.
刘公望治疗皮肤病的临床经验[J]
.辽宁中医杂志,2006,33(6):656-656.
被引量:1
6
夏瑞婷.
加味桂已合方治疗卵巢囊肿的临床疗效观察[J]
.医药前沿,2016,0(27):151-153.
7
邵雷.
小柴胡汤合方应用体会[J]
.河南中医,2013,33(2):178-179.
被引量:5
8
周震.
刘公望针药并治法治疗杂病验案4则[J]
.中医杂志,2006,47(2):100-101.
9
刘公望.
论《伤寒论》的“方”与“证”(七)──兼谈“方证照合”是中医药理学的关键[J]
.天津中医学院学报,1994,13(4):35-39.
被引量:5
10
爱泽奎尔,朱秋媛,刘公望.
肺结节病的中医辨证论治——刘公望教授治疗哮喘经验介绍[J]
.天津中医药,2006,23(6):510-511.
被引量:3
湖南中医杂志
2014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