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基于复杂网络的区域协调发展评价分析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区域协调发展关系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本文将复杂网络相关方法引入到区域协调发展评价中,通过构建城市网络、确定城市网络节点重要度以及城市网络节点发展效率评价,构建了区域协调发展评价模型,并以京津冀地区为例进行实证研究。
作者
刘蓓琳
苏卉
张文天
机构地区
北京工商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
出处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136-137,共2页
Commercial
基金
北京工商大学教务处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资助
关键词
区域协调发展
复杂网络
评价
实证分析
分类号
F061.5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4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20
同被引文献
23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5
1
覃成林,张华,毛超.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概念辨析、判断标准与评价方法[J]
.经济体制改革,2011(4):34-38.
被引量:106
2
姜文仙.
广东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效应评价[J]
.发展研究,2013,30(5):41-46.
被引量:7
3
孙久文,和瑞芳.
基于省际时空差异的区域系统协调发展研究[J]
.兰州商学院学报,2013,29(1):1-7.
被引量:2
4
王雅洁,戴景新,高素英.
河北省区域协调发展评价研究[J]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12,41(6):99-104.
被引量:5
5
邵晶晶,冯波,李波.
PageRank排名技术的新算法[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42(4):504-508.
被引量:6
二级参考文献
64
1
刘再兴.
九十年代中国生产力布局与区域的协调发展[J]
.江汉论坛,1993(2):20-25.
被引量:23
2
林毅夫,刘明兴.
经济发展战略与中国的工业化[J]
.经济研究,2004,39(7):48-58.
被引量:159
3
蒋清海.
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J]
.开发研究,1993(1):37-40.
被引量:11
4
汪波,方丽.
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度评价实证分析[J]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6):52-55.
被引量:61
5
柯健,李超.
基于DEA聚类分析的中国各地区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J]
.中国软科学,2005(2):144-148.
被引量:105
6
陈栋生.
论区域协调发展[J]
.北京社会科学,2005(2):3-10.
被引量:60
7
仇方道,汤茜.
基于熵值法的徐州市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J]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3(2):74-78.
被引量:21
8
李晶.
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研究——以资源枯竭型城市为例[J]
.财经问题研究,2005(6):52-56.
被引量:27
9
蒋清海.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若干理论问题[J]
.财经问题研究,1995(6):49-54.
被引量:39
10
刘志亭,孙福平.
基于3E协调度的我国区域协调发展评价[J]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6(6):555-558.
被引量:26
共引文献
120
1
刘强,徐生霞.
中国区域协调发展及空间演进[J]
.统计与决策,2021(1):102-105.
被引量:13
2
李杰,杜悦.
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视阈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J]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54(1):5-13.
被引量:2
3
陈盼盼.
中原经济区协调发展水平评估及其提升策略[J]
.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20(10):97-98.
4
刘军.
企业员工隐性知识交流能力评价模型[J]
.图书情报工作,2010,54(4):79-81.
被引量:10
5
覃成林,郑云峰.
广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及政策效果研究[J]
.开发研究,2012(3):10-13.
被引量:2
6
覃成林,郑云峰,张华.
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趋势及特征分析[J]
.经济地理,2013,33(1):9-14.
被引量:179
7
杜慧,陈伟达.
基于三维灰色趋势关联度的江苏省现代服务业区域协调性评价研究[J]
.华东经济管理,2012,26(12):17-21.
被引量:2
8
宁海涛,张敬伟,熊华怡.
重庆市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现状分析——基于“一圈两翼”的视角[J]
.商情,2013(43):55-56.
9
张园园,周耀治,唐兵,安瓦尔.买买提明.
新疆乌昌都市区区域协调发展评价研究[J]
.现代城市,2013,8(3):25-28.
10
吕化霞.
山东经济协调发展格局与演变研究[J]
.经营者(学术版),2013(8):20-21.
同被引文献
23
1
陈琪,徐东.
区域创新体系的系统结构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24(8):45-47.
被引量:19
2
王志宝,孙铁山,李国平.
区域协同创新研究进展与展望[J]
.软科学,2013,27(1):1-4.
被引量:87
3
曾国屏,苟尤钊,刘磊.
从“创新系统”到“创新生态系统”[J]
.科学学研究,2013,31(1):4-12.
被引量:386
4
袭著燕,迟考勋,杨阜城.
区域科技创新政策设计理论框架构建——基于山东省文件(2000-2012)的文献计量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31(5):39-44.
被引量:22
5
许爱萍.
区域科技创新人才聚集驱动要素分析——以京津冀为例[J]
.科技与经济,2014,27(6):81-85.
被引量:15
6
李万,常静,王敏杰,朱学彦,金爱民.
创新3.0与创新生态系统[J]
.科学学研究,2014,32(12):1761-1770.
被引量:405
7
曾婧婧.
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政策文本量化分析:2004-2014[J]
.中国行政管理,2015(7):110-116.
被引量:43
8
刘雪芹,张贵.
京津冀产业协同创新路径与策略[J]
.中国流通经济,2015,29(9):59-65.
被引量:44
9
肖丁宜,樊富珉,杨芊,邵瑾,贾烜.
团体心理咨询与治疗师胜任特征初探[J]
.心理科学,2016,39(1):233-238.
被引量:11
10
苏屹,姜雪松,雷家骕,林周周.
区域创新系统协同演进研究[J]
.中国软科学,2016(3):44-61.
被引量:109
引证文献
1
1
魏海涛,魏振明.
基于政策文本的京津冀创新系统协同性研究[J]
.城市发展研究,2023,30(11):91-99.
1
段彩芹,崔爱平,李宁,刘静.
唐山市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实证研究[J]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11,40(4):114-118.
被引量:6
2
欧阳彦,卢勇辉,刘秀华.
基于熵值法的城乡协调发展的综合评价研究——以重庆市为例[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9(1):10-14.
被引量:11
3
贺翀,肖功为.
中部六省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测度研究[J]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1(3):16-22.
被引量:10
4
张卫民.
基于熵值法的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型[J]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54(2):109-115.
被引量:135
5
高新才,魏丽莉.
中国区域城乡协调发展评价模型与案例分析[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7(2):91-96.
被引量:22
6
覃娟.
珠三角区域物流发展水平综合评价[J]
.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14):8-9.
7
白迎超.
基于因子分析的广东省区域房地产业发展研究[J]
.怀化学院学报,2017,36(1):45-49.
8
俞方河,战洪飞,余军合,孙勇,陈强.
基于业务案例的知识模块分析[J]
.科技与管理,2010,12(4):34-38.
被引量:1
9
王晶.
内蒙古能源、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评价与建议[J]
.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版),2016(3):34-38.
10
纪成君,郭晓玲.
基于SVR的区域协调发展评价——以辽宁沿海经济带为例[J]
.科技与经济,2013,26(4):67-70.
被引量:2
商业时代
2014年 第2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