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第4条人民陪审员"一般应当具有大学专科以上文化程度"规定指引下,法院在选拔陪审员时普遍强调陪审员的"高学历"、"高素质",即男性、国家单位工作人员、高学历者占据了陪审队伍的大半名额。社会"精英"群体占据过多的陪审员名额势必造成其他社会群体在陪审员队伍中的代表不足,这与民主政治所强调的"无歧视、无差别的参政机会"之基本要义相悖;所谓"精英化"的陪审员是否就能更好履职也同样存疑。若丧失了"人民性",陪审制度也将与党十八届三中全会确立的让陪审制成为"人民群众有序参与司法的渠道"之定位渐行渐远。
出处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24-129,共6页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陪审员行为的模拟试验室(mockjury)研究"(14BFX051)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项目
西南财经大学青年教师成长项目"‘人民性’抑或‘精英化’--‘扩大社会主义民主’语境下对我国司法民众参与制度之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