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我国金融企业产品创新发展研究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金融企业产品创新是金融制度创新的基础,也是金融制度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本文以金融企业产品创新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国内外金融企业创新产品发展的系统梳理,结合微信支付和信用支付等当前最新企业产品创新,对我国金融企业产品创新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分析,并对我国金融企业如何进一步提升金融产品创新能力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作者
王娜娜
马立平
机构地区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出处
《武汉金融》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7-29,共3页
Wuhan Finance
基金
北京市属高等学校高层次人才引进与培养计划项目
关键词
金融产品创新
金融企业
金融产品
金融创新
分类号
F830.9 [经济管理—金融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0
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30
同被引文献
11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9
1
王宗润.金融创新产品路径分析[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
2
周梅.
金融产品创新:历程、机制与策略[J]
.财贸经济,2009,30(2):69-72.
被引量:6
3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条例[Z].2000-11-01.
4
石怀贵.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商业化转型时期业务创新与风险防范问题探析[J]
.甘肃金融,2011(10):35-37.
被引量:4
5
王敏.
资产管理的金融产品创新之路[J]
.金融经济(下半月),2011(3):36-37.
被引量:2
6
郁鸿元.
对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金融制度创新的思考[J]
.科学发展,2014(2):30-34.
被引量:3
7
杨东.
日本金融ADR制度的创新及其对我国的借鉴[J]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3,31(3):182-189.
被引量:16
8
胡江.
金融控股公司内部信用制度创新[J]
.中国金融,2013(11):77-78.
被引量:2
9
谢朝华,刘衡沙.
中国金融发展与TFP关联关系实证研究——基于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中介效应分析[J]
.财经理论与实践,2014,35(1):33-38.
被引量:4
二级参考文献
40
1
徐建军,汪浩瀚.
我国金融发展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机理阐释及经验证据[J]
.国际贸易问题,2009(2):100-107.
被引量:38
2
钱列阳.
关于社会矛盾化解的法律思考——兼论司法过程的公众参与[J]
.法学杂志,2011(S1):309-313.
被引量:3
3
何枫,陈荣,何炼成.
SFA模型及其在我国技术效率测算中的应用[J]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4,24(5):46-50.
被引量:128
4
边立新.
走出效率与公平“两难选择”的误区[J]
.广西社会科学,2005(11).
被引量:5
5
张军,金煜.
中国的金融深化和生产率关系的再检测:1987—2001[J]
.经济研究,2005,40(11):34-45.
被引量:561
6
郭友.
推进综合化经营,提升股份制银行核心竞争力[J]
.银行家,2006(10):26-30.
被引量:6
7
袁云峰,曹旭华.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效率的关系实证研究[J]
.统计研究,2007,24(5):60-66.
被引量:68
8
Amy Snyder, William H. Ebeling, Targeting a Company's Real Core Competencies. Journal of Business Strategy, 13, 1992,pp. 26-32.
9
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商务印书馆,1990..
10
谢琳.金融消费者利益保护的制度建设和完善[N].法治快报,2009-07-22(5).
共引文献
30
1
岳金禄.
全覆盖型与部分覆盖型金融申诉专员机构研究[J]
.经济法研究,2023(1):158-189.
2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课题组,冯辉.
中证资本市场法律服务中心运营模式及机制研究[J]
.投资者,2021(2):176-188.
3
易云英,刘畅,郭敏.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西南金融,2010(4):33-35.
被引量:2
4
数据[J]
.新财经,2013(2):15-15.
5
韩维贺.
商业银行产品创新述评——前导因素视角[J]
.经济师,2013(4):27-29.
被引量:1
6
杨东.
金融申诉专员制度之类型化研究[J]
.法学评论,2013,31(4):77-83.
被引量:24
7
王慧.
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非诉讼机制探讨——以金融申诉专员制度为视角[J]
.浙江金融,2014(5):47-51.
被引量:8
8
刘盛.
金融消费者ADR本土化路径研究[J]
.浙江金融,2014(6):38-43.
被引量:4
9
代安,肖文佳,叶婷婷.
泛资产管理业务创新探讨[J]
.中国经贸,2014,0(17):158-159.
10
贺文利.
新形势下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业务经营拓展及风险防控策略[J]
.知识经济,2014(24):55-56.
同被引文献
11
1
杜欣,邵云飞.
集群核心企业与配套企业的协同创新博弈分析及收益分配调整[J]
.中国管理科学,2013,21(S2):745-750.
被引量:22
2
陈云,王浣尘,杨继红,戴晓波.
产业集群中的信息共享与合作创新研究[J]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4,24(8):54-57.
被引量:37
3
朱涛.
产业集群内企业之间合作创新的理论分析[J]
.经济经纬,2007,24(3):88-90.
被引量:28
4
赵昕,董金荣.
金融控股公司协同效应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J]
.经济论坛,2008(15):113-115.
被引量:4
5
闫彦明.
金融控股集团投资项目的协同效应:机理、制度与管理措施[J]
.金融理论与实践,2008(12):18-22.
被引量:9
6
吴勇,陈理飞.
基于产业集群的产学研合作创新博弈分析[J]
.统计与决策,2008,24(24):44-46.
被引量:7
7
桂剑,王明友,马静婷.
中国金融企业创新能力评价及建议[J]
.当代经济,2009,26(6):26-27.
被引量:2
8
韩刚.
基于知识整合的金融集团业务协同创新逻辑与机制[J]
.金融理论与实践,2011(3):16-18.
被引量:2
9
张中华.
论金融机构创新与风险管理[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50(2):38-48.
被引量:8
10
张方.
协同创新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基于熵理论及耗散结构论[J]
.社会科学家,2011,26(8):78-81.
被引量:20
引证文献
2
1
苏志强,王硕.
金融控股集团产品协同创新的合作博弈研究[J]
.社会科学家,2015,30(3):58-63.
被引量:1
2
左佳红,杨亦民.
互联网模式下金融企业创新探讨[J]
.中国经贸,2016,0(13):178-178.
二级引证文献
1
1
吴颂.
论地方金融控股集团的功能[J]
.当代经济,2016,33(36):90-92.
1
林祥.
股权集中度相关问题研究综述[J]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25(5):84-89.
被引量:3
2
廖学锋,李金岭,靳昊.
余额宝“搅局”基金业托管银行“居中”应势图变[J]
.银行家,2013(9):59-61.
被引量:4
3
崔字程.
阿里“信用支付”一招三杀[J]
.新金融世界,2013(4):25-25.
4
本刊编辑部.
阿里金融凶猛 冲击银行[J]
.金融科技时代,2013,21(4):20-20.
5
周茝冰.
互联网信用支付的会计处理[J]
.财会月刊(中),2016(4):43-45.
被引量:3
6
丁欣.
互联网信用支付的相关会计处理[J]
.劳动保障世界,2015(5Z).
被引量:1
7
王关荣.
深化支付结算改革的必要性[J]
.金融会计,1996(4):11-14.
8
周洛华:股再论通胀无牛市[J]
.经济研究信息,2007(12):13-14.
9
梁丽雯.
阿里巴巴推信用支付 抢食银行信用卡蛋糕[J]
.金融科技时代,2013,21(4):16-16.
10
李江涛.
西方国家银行监管浅议[J]
.武汉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4):34-36.
武汉金融
2014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