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静脉输液是最常见的的护理工作内容之一,也是患者治疗的重要手段,是医院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1]。精神病的治疗主要以口服为主,但是一些情况下,也会进行输液治疗,由于精神病患者的特殊情况,可能会出现一些输液反应,这就给护理工作带来了挑战。精神病患者在发病高峰期往往拒食,导致身体虚弱,不利疾病好转[2]。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既可以补充血容量、改善微循环、维持血压,又可以调节或维持人体内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维持正常生理活动所必需的能量,还可以用以输注药液,以达到解毒、控制感染和治疗疾病的目的。精神病患者发病后往往表现为生活不能自理、拒食,从而导致身体虚弱,医生往往会选择静脉给药,在输液过程中,因精神病患者兴奋躁动、挣扎、不合作等原因而增加了护理的难度,存在着药液外渗、肿胀等安全隐患[3]。由于输液的广泛应用和输液量的增大,也出现了不少新问题,临床输液反应亦引起广大医护工作者的高度重视。一旦发生输液反应,轻者加重患者的痛苦,重者可使病情恶化甚至导致患者死亡。因此,保障输液安全,减少患者痛苦,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加强护理措施,确实是值得重视和探讨的问题。改善护理工作减少护理差错。
出处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年第17期199-200,共2页
Chinese Journal of Modern Drug App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