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致中国历史语言之学于自然科学之境界中——论傅斯年与历史语言学派在国学运动中的意义 被引量: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1928年全国最高学术研究机构国立中央研究院成立,傅斯年任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此所聚集了一大批著名学者,形成历史语言学派。当时以批判精神和科学考证方法研究中国传统文化问题的国学新倾向,已经成为国学运动的主流。历史语言学派的兴起与发展同国学运动存在密切的内在联系。中国历史语言学是傅斯年参照欧洲近代实证主义史学——兰克学派的研究方法,并使之与中国传统考据学相结合而创立的新学,主张扩充材料,扩充工具,以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使东方学——汉学之正统在中国。傅斯年个人的代表著作及史语所的论文,皆以科学考证方法研究中国历史与文献存在的若干狭小的学术问题,属于国学研究的性质。傅斯年虽然与国学存在渊源关系,但反对"国故"观念,其研究范围与国学相同,却具有与欧洲汉学争胜的精神。国学成为一个时代的学术思潮,古史辨派和历史语言学派是国学运动中的两个流派,因它们的巨大成就与影响,使科学考证成为一时风尚,促进国学运动的发展与兴盛。
作者 谢桃坊
出处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21-231,共11页 Social Science Front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9

  • 1郭沫若.《整理国故的评价》,《创造周刊》第36号,1924年1月13日.
  • 2成仿吾.《国学运动之我见》[J].创造周刊,1923,28.
  • 3胡适.《治学的方法和材料》,《胡适文存》(3),黄山书社,1996年,第93、94页.
  • 4胡适.《再谈谈整理国故》[A]..《胡适演讲录》[C].,.第98页.
  • 5顾颉刚.《古史辨第一册自序》[A]..《我与古史辨》[C].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86页,第26页,第27页,第48页,第29页,第46页,第29页.
  • 6胡适.《<国学季刊>发刊宣言》[A]..《胡适文存》二集[C].黄山书社,1996年版.第6页.
  • 7罗家伦.《元气淋漓的傅孟真》.《中央日报》,1950年12月31日.
  • 8毛子水.《国故和科学的精神》[J].新潮,1919:273-273.
  • 9谢桃坊.古史辨派在国学运动中的意义[J].文史哲,2009(6):64-71. 被引量:4

二级参考文献13

  • 1谢桃坊.中国古典文学与国学[J].古典文学知识,2007(4):3-11. 被引量:1
  • 2周予同.《顾著<古史辨>的读后感》.《古史辨》第二册,第328页.
  • 3胡适.《北京大学<国学季刊>发刊宣青》.《胡适文集》(3),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4页.
  • 4顾颉刚.《北京大学(国学门周刊)发刊词》,《中国新文学大系·史料索引》,上海:良发图书公司,1936年,第169页.
  • 5顾颉刚.《北京大学<国学门周刊>发刊词》,《中国新文学大系·史料索引》,第169页.
  • 6章太炎.《检论·尊史》,《章太炎全集》(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413页.
  • 7胡适.《评论近人考据老子年代的方法》,《古史辨》第六册,第410页.
  • 8胡适.《考据学方法之来历》,《胡适文集》(12),第112页.
  • 9胡适.《治学的方法与材料》[A]..《胡适文集》第4卷[C].北京大学出版社,.第107页.
  • 10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自序》,引自《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7—9页.

二级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