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国式影子银行:金融创新的产物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中国式影子银行是金融创新的结果。2009年以来,这种中国式金融创新已步入发展的快车道,尽管其快速发展过程中可能会滋生出新的金融风险,但客观上起到促进我国金融深化的作用。总结中国式金融创新模式,分析中国式影子银行金融创新的潜在风险,展望中国式金融创新的未来发展态势。
作者
陈游
机构地区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征信》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78-82,共5页
Credit Reference
关键词
中国式影子银行
金融创新
金融监管
金融风险
民间借贷
分类号
F830.3 [经济管理—金融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202
同被引文献
7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4
1
肖立强,罗毅,邹添杰.
中国影子银行众生相[J]
.银行家,2013(3):92-96.
被引量:2
2
蔡真.
中国影子银行:特征、模式与监管[J]
.银行家,2012(11):48-50.
被引量:9
3
余建强.
我国“影子银行”的金融风险及监管问题探讨[J]
.商业时代,2012(22):64-65.
被引量:13
4
李扬.
影子银行体系发展与金融创新[J]
.中国金融,2011(12):31-32.
被引量:185
二级参考文献
6
1
Richard Portes. Ratings agency reform[A].2008.
2
Paul McCulley. The Shadow Banking System and Hyman Minsky’s Economic Journey[M].The Resarch Foundation of CFA Institute,2009.
3
Bank for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 Credit Risk Transfer: Development from 2005 to 2007[M].2008.
4
易宪容.
“影子银行体系”信贷危机的金融分析[J]
.江海学刊,2009(3):70-76.
被引量:152
5
巴曙松.
加强对影子银行系统的监管[J]
.中国金融,2009(14):24-25.
被引量:201
6
秦岭.
美国“影子银行”的风险与监管[J]
.金融法苑,2009(2):136-146.
被引量:28
共引文献
202
1
李鹏.
中国影子银行顺周期性的结构性特征分析——基于交叉谱的实证[J]
.金融发展评论,2019(8):91-105.
2
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与成都分行调查统计处联合课题组.
影子银行体系的内涵及外延[J]
.金融发展评论,2012(8):61-76.
被引量:75
3
陈峰.
我国影子银行体系发展现状及风险研究[J]
.河北金融,2013(8):9-11.
被引量:1
4
陈向聪.
我国影子银行及其监管立法改进[J]
.海峡法学,2013,15(4):43-51.
被引量:1
5
倪小莉.
关于我国影子银行的系统风险与管理[J]
.中国外资,2013(16):276-277.
6
李勇军.
中国式影子银行扩张对货币政策的冲击研究[J]
.中国投资(中英文),2013,0(S2):148-148.
7
陈茹.
我国影子银行与商业银行关系的辩证分析——基于演化博弈视角[J]
.西部金融,2014(9):38-42.
被引量:1
8
郭露.
重视我国的影子银行体系风险[J]
.商业文化(学术版),2012(11):118-118.
9
王旭.
影子银行——金融市场上的双刃剑[J]
.商,2012(21):115-116.
10
周莉萍.
影子银行体系的信用创造:机制、效应和应对思路[J]
.金融评论,2011,3(4):37-53.
被引量:157
同被引文献
7
1
杨小玲.
社区银行、信用失灵与农村金融发展[J]
.征信,2013,31(6):20-23.
被引量:6
2
周才云,张毓卿.
我国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制约及解决思路[J]
.征信,2014,32(1):74-77.
被引量:18
3
姚迪克,张晖.
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的成因及防范策略[J]
.征信,2014,32(1):82-85.
被引量:4
4
黄志凌.
中国大型银行的市场困境与转型思考[J]
.征信,2016,34(2):1-8.
被引量:2
5
张峁.
货币政策选择、银行业竞争与风险承担——基于中国银行业的实证研究[J]
.征信,2016,34(11):10-16.
被引量:6
6
蔡宁伟.
ATM现金存取款异常行为的实证研究[J]
.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15(5):33-42.
被引量:4
7
和莉.
浅析银行非面对面业务洗钱风险与防范[J]
.当代会计,2015(8):15-16.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1
1
邹月华.
ATM业务洗钱风险分析与防范——以周口市辖区银行业ATM业务为例[J]
.征信,2018,36(7):73-78.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2
1
石彦杰.
英国反洗钱工作机制对我国的借鉴与启示[J]
.征信,2019,37(2):67-72.
被引量:4
2
曾旻,叶珍珍.
城商行新产品研发的洗钱风险研究及防范建议[J]
.财讯,2019,0(14):151-151.
1
王雪垠.
P2P网贷风险及其监管[J]
.合作经济与科技,2016,0(24):60-61.
被引量:1
2
郑剑辉,汤锦秀.
中国影子银行体系金融风险研究[J]
.现代商业,2016(6):98-99.
被引量:1
3
薛洋洋.
试论我国股权众筹的监管措施[J]
.大东方,2016(2):227-227.
4
罗钦城.
移动互联网时代证券企业的盈利模式研究[J]
.现代经济信息,2015,0(9X):359-360.
被引量:3
5
赵丽娜,赵聪.
保定市金融创新支持精准扶贫浅议[J]
.合作经济与科技,2016,0(13):68-69.
被引量:1
6
王晓哲.
“人人贷”风险扫描[J]
.理财(市场版),2011(12):18-19.
被引量:1
7
王亚鸥.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我国直销银行发展研究[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1(22):64-66.
被引量:2
8
吴立.
互联网三农金融的新机遇[J]
.新金融世界,2014(1):11-11.
9
刘倩琦,刘金.
P2P互联网金融风险监管刍议[J]
.智富时代,2015,0(2X):75-75.
被引量:2
10
庞雅心.
互联网金融对传统商业银行发展的影响[J]
.金融经济(下半月),2014(4):38-40.
被引量:6
征信
2014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