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中高职衔接视角下的高职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被引量:4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现有的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包括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知识能力结构、质量评价体系)具有较高的相同性,定位差异模糊,相互之间缺乏递进性、层次性和依存性,两者之间没有形成良好的衔接。鉴于此,在分析商务英语中职和高职阶段人才培养方案现状的基础上,制定出中高职衔接的高职商务英语课程衔接方案,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作者 闫娟
出处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第8期166-167,共2页 Journal of Heilongjiang College of Education
基金 2013年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重点培育项目<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的研究>阶段性成果(GTXYP1316)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7

二级参考文献23

  • 1刘迎春.中高职教育衔接的衔接状况及主要问题的思考[J].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3(1):39-41. 被引量:22
  • 2罗登宏.加强教改实践,实现高职教学创新[J].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1(4):38-40. 被引量:47
  • 3陈永清.烹饪中、高职课程衔接研究[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6(2):72-73. 被引量:29
  • 4肖云林.发挥高职优势参与农民转移就业培训[N].中国教育报,2004-10-21(3).
  • 5中职升高职再多两条路[OL].[2010-04-23].http://gd.news.sina.com.cn/news/2010/04/23/881729.html.
  • 6谢作栩.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道路的研究[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6.
  • 7钟启泉.现代课程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519.
  • 8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原理、基础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3.
  • 9Yorke, M. (reprinted 2006) Employability in Higher Education: What It Is-What It Is Not. York: Higher Education Academy. 9.
  • 10O'Neil H F., Allred, K., Baker, E. L. Review of Workforce Readiness Theoretical Frameworks [A]. In: O'Neil H F, Mahwah, N J, eds. Workforce Readiness: Competencies and Assessment [C ].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1997.

共引文献128

同被引文献17

引证文献4

二级引证文献1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