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体质类型与致病因素的脉象特征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体质辨识已深入人心,通过对大量病人脉象特点的归类总结,发现人的体质特点有其规律性,接诊病人年龄从出生20d到90岁,尤其对祖孙3代的脉象特点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对常见人的体质类型与致病因素及脉象特征进行了论述。
作者
刘静波
机构地区
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恒生医院中医科
出处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042-1043,共2页
JOURNAL OF BASIC CHINESE MEDICINE
关键词
体质类型
致病因素
脉象特征
分类号
R241.11 [医药卫生—中医诊断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4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2
1
刘静波.
试论脉诊与人体的对应关系及指导意义[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3,9(10):20-22.
被引量:2
2
刘静波.
电脑综合症的脉象特点及中医调治[J]
.按摩与康复医学,2011,2(12):191-192.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1
1
刘静波.
试论脉诊与人体的对应关系及指导意义[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3,9(12):59-61.
被引量:11
共引文献
2
1
王永澄.
推拿治疗电脑综合征30例[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1):43-45.
被引量:4
2
刘聪颖,梁金兵,张亚丹,汤伟昌.
不同加压方法对压力型脉象仪检测结果影响的研究[J]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29(3):38-40.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14
1
祝蓓里.
POMS量表及简式中国常模简介[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5,10(1):35-37.
被引量:287
2
徐大椿.医学源流论[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15.
3
滑寿 . 诊家枢要[M]. 上海: 上海卫生出版社,1958: 8.
4
赵继祖,惠成新.
论“左大顺男,右大顺女”[J]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10,27(2):12-13.
被引量:1
5
刘文强,滕晶.
脉与症的顺逆取舍[J]
.吉林中医药,2013,33(10):984-985.
被引量:2
6
赵洁,张宇明,荆月藜,甘超男,焦迪,杨顶权.
中医治疗脱发的历史沿革[J]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9(1):8-10.
被引量:39
7
冯瑞雪,张紫微,张再康.
国医大师李士懋先生脉诊新说[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9(5):395-398.
被引量:10
8
李宣霖,马锦地,李建生,王佳佳,孙曙明,李庆磊,蔡永敏.
现代名老中医诊治支气管哮喘文献证候分析[J]
.中医杂志,2017,58(16):1416-1420.
被引量:22
9
王聪聪,余学庆,马锦地,李建生,蔡永敏,孙曙明,李庆磊,李路广.
现代名老中医诊疗肺痨常见证候及其特征研究[J]
.新中医,2017,49(9):139-142.
被引量:9
10
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J]
.中国循环杂志,2017,32(11):1041-1048.
被引量:277
引证文献
2
1
傅琳洁,陆小左.
《诊脉三十二辨》特色浅析[J]
.北京中医药,2016,35(9):858-860.
2
刘畅,江玉敏,孙艺玲,姜文娜,胡晶,柯海,黄玉华.
妇科弦细脉患者职业与临床特点分布及相关性分析[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22,29(4):116-120.
1
刘春援.
《内经》论“厥”[J]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8,20(4):10-12.
被引量:4
2
余仁欢,聂莉芳.
慢性肾功能衰竭脉象特点及其临床意义(附122例肾功能衰竭脉象分析)[J]
.新中医,1991,23(7):6-8.
被引量:3
3
王琼英,刘英,蓝枫.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结肠炎的方法及体会[J]
.现代医药卫生,2001,17(12):1033-1033.
4
谢淑颖,周晓虹.
慢性胃炎的中医常见证型研究[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11(4):53-54.
被引量:20
5
郭海燕.
“调神”之穴位探讨[J]
.光明中医,2015,30(12):2680-2682.
被引量:5
6
李浩,任路.
《黄帝内经》针灸治疗痛证的机理探讨[J]
.世界中医药,2015,10(12):1868-1872.
被引量:8
7
菅振刚,陈阳.
《伤寒论》中桂枝汤及类方脉象特点分析[J]
.光明中医,2014,29(4):681-684.
被引量:1
8
傅立海,张继训,李利.
赤芍及其有效部位的研究进展[J]
.安徽医药,2002,6(2):62-63.
被引量:16
9
於文博,张大方,李丽静,陈俊俊,关树光.
补肾中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研究[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24(3):262-263.
被引量:10
10
杨运高.
仲景脉学研究及临床应用(三)——沉脉的临床应用[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9):13-15.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4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