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开采顺序对浅部煤层覆岩破坏与孔隙水压力演化影响数值模拟
被引量:
1
Numerical Simulation for Influence of Mining Sequence on Pore Water Pressure Variation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为分析不同开采顺序对厚松散层底部含水层下开采渗流场与应力场相互影响及其演化规律,建立了厚松散层底部含水层下浅部煤层开采的流固耦合数值模型,模拟结果表明:开采顺序对覆岩渗流场及移动破坏特征有很大影响,采用由深部向浅部的递采顺序所产生的塑性区范围、竖向位移、孔隙水压力变化相对由浅部向深部的递采顺序较安全可靠。
作者
朱慎刚
机构地区
淮北矿业集团祁南煤矿
出处
《煤矿开采》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8-21,27,共5页
Coal Mining Technology
关键词
开采顺序
覆岩破坏
孔隙水压力
流固耦合
分类号
TD829 [矿业工程—煤矿开采]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2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62
同被引文献
10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6
参考文献
6
1
方涛,徐文彬,胡海浪.
裂隙岩体渗流场与应力场耦合分析[J]
.灾害与防治工程,2007(1):10-13.
被引量:5
2
仵彦卿.
岩体结构类型与水力学模型[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0,19(6):687-691.
被引量:15
3
张后全,杨天鸿,赵德深,李连崇,唐春安.
采场工作面顶板突水的渗流场分析[J]
.煤田地质与勘探,2004,32(5):17-20.
被引量:9
4
张杰.
采场覆岩破坏流固耦合的数值模拟分析[J]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09,26(3):313-317.
被引量:11
5
陈陆望,桂和荣,李一帆.
UDEC模拟厚松散层及超薄覆岩条件下开采防水煤柱覆岩突水可能性[J]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7,34(1):53-56.
被引量:27
6
侯忠杰,张小明,张杰.
浅埋煤层开采固液耦合的数值模拟研究[J]
.矿业研究与开发,2007,27(5):10-12.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42
1
方涛,徐文彬,胡海浪.
裂隙岩体渗流场与应力场耦合分析[J]
.灾害与防治工程,2007(1):10-13.
被引量:5
2
唐春安,杨天鸿,李连崇,梁正召,ThamL.G.,LeeK.K.,TsuiY..
孔隙水压力对岩石裂纹扩展影响的数值模拟[J]
.岩土力学,2003,24(S2):17-20.
被引量:27
3
张杰,侯忠杰.
固-液耦合试验材料的研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23(18):3157-3161.
被引量:75
4
涂敏,桂和荣,李明好,李伟.
厚松散层及超薄覆岩厚煤层防水煤柱开采试验研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23(20):3494-3497.
被引量:48
5
张李节,侯忠杰.
浅埋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分布规律[J]
.矿山压力与顶板管理,1994,11(4):23-25.
被引量:7
6
仵彦卿.
岩体水力学概述[J]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1995,6(1):57-64.
被引量:24
7
侯忠杰.
厚砂下煤层覆岩破坏机理探讨[J]
.矿山压力与顶板管理,1995,12(1):37-40.
被引量:15
8
仵彦卿.
岩体裂隙系统渗流场与应力场耦合模型[J]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1996,7(1):31-34.
被引量:25
9
仵彦卿.
岩体水力学基础(三)──岩体渗流场与应力场耦合的集中参数模型及连续介质模型[J]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97,24(2):54-57.
被引量:16
10
王泳嘉 邢纪波.离散单元法及其在岩土力学中的应用[M].沈阳:东北工学院出版社,1991..
共引文献
62
1
杨为民,司海宝,吴文金.
岩溶陷落柱导水类型及其突水风险预测[J]
.煤炭工程,2005,37(8):60-63.
被引量:18
2
吴文金,杨为民,司海宝.
岩溶陷落柱周边裂隙带岩体渗透性的试验研究[J]
.中国煤炭,2005,31(9):58-60.
被引量:3
3
吴文金.
桃园煤矿1022上提工作面覆岩变形FEM-NTA耦合法分析[J]
.煤炭工程,2006,38(3):64-67.
4
吉小明,杨春和,白世伟.
岩体结构与岩体水力耦合计算模型[J]
.岩土力学,2006,27(5):763-768.
被引量:11
5
吴双宏,张渊.
带压开采底板突水破坏的数值实验[J]
.资源环境与工程,2006,20(3):244-247.
被引量:4
6
肖明,傅志浩,叶超.
管道衬砌内水外渗对边坡稳定影响的数值模拟[J]
.岩土力学,2007,28(2):302-306.
被引量:10
7
刘仲秋,章青.
岩体中饱和渗流应力耦合模型研究进展[J]
.力学进展,2008,38(5):585-600.
被引量:22
8
吉小明,王宇会,阳志元.
隧道开挖问题中的流固耦合模型及数值模拟[J]
.岩土力学,2007,28(S1):379-384.
被引量:25
9
孙玉杰,邬爱清,张宜虎,武涛.
地应力对采动裂隙岩体渗流特性影响的研究[J]
.长江科学院院报,2009,26(9):35-38.
被引量:5
10
蔡明锋,程久龙,隋海波,左前明.
矿井工作面水害安全预警系统构建[J]
.煤矿安全,2009,40(9):50-53.
被引量:6
同被引文献
10
1
宋晓梅,张永泰,李全.
淮北煤田奥陶系灰岩岩溶类型及陷落柱成因分析[J]
.淮南矿业学院学报,1997,17(3):6-10.
被引量:12
2
李振华,徐高明,李见波.
我国陷落柱突水问题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
.中国矿业,2009,18(4):107-109.
被引量:43
3
孟祥瑞,徐铖辉,高召宁,王向前.
采场底板应力分布及破坏机理[J]
.煤炭学报,2010,35(11):1832-1836.
被引量:140
4
孙娈娈,王中华,孙燕青,汪华君,白帅,郑功.
煤层底板破坏流固耦合数值模拟[J]
.煤田地质与勘探,2013,41(3):55-58.
被引量:16
5
姚邦华,茅献彪,魏建平,王登科.
考虑颗粒迁移的陷落柱流固耦合动力学模型研究[J]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14,43(1):30-35.
被引量:24
6
郝兵元,张玉江,戚庭野,冯国瑞,白锦文,章敏,康立勋.
综采面过陷落柱采动应力与柱体应力相互影响模拟研究[J]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15,32(2):192-198.
被引量:25
7
邵良杉,徐波.
煤层底板突水危险性的PNN预测模型研究及应用[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5,25(8):93-98.
被引量:16
8
孟召平,张娟,师修昌,田永东,李超.
煤矿采空区岩体渗透性计算模型及其数值模拟分析[J]
.煤炭学报,2016,41(8):1997-2005.
被引量:16
9
彭苏萍,孟召平,王虎,马春丽,潘结南.
不同围压下砂岩孔渗规律试验研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3,22(5):742-746.
被引量:97
10
尹尚先,武强,王尚旭.
华北煤矿区岩溶陷落柱特征及成因探讨[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23(1):120-123.
被引量:110
引证文献
1
1
张红梅,翟晓荣,吴基文,沈书豪.
深部煤层采动流固耦合效应下陷落柱突水机理研究[J]
.煤矿开采,2017,22(5):102-105.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
6
1
马文著,周晓敏,谭帅.
承压水上煤层底板破坏特征研究——以山西义棠煤矿为例[J]
.采矿与岩层控制工程学报,2020,2(3):19-27.
被引量:11
2
尹会永,翟玉涛,赵翠月,史永理,智宏峰.
我国矿井断层防水煤(岩)柱留设研究现状与展望[J]
.煤矿安全,2020,51(5):187-191.
被引量:8
3
马志钢.
上社矿15501工作面陷落柱区域突水机理及危险性评价[J]
.煤矿现代化,2020(5):79-81.
4
何峰,江泽标,林志斌.
近陷落柱深埋巷道掘进突水灾变演化规律研究[J]
.矿业研究与开发,2023,43(12):94-102.
5
谢和平,张茹,张泽天,高明忠,李存宝,何志强,李聪,刘涛.
深地科学与深地工程技术探索与思考[J]
.煤炭学报,2023,48(11):3959-3978.
被引量:16
6
张智超,姜志忠,吴桂义,刘榆,莫加斌.
含水溶洞对采煤工作面覆岩移动的影响规律[J]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4,24(14):5783-5789.
1
王长春.
百善煤矿6123工作面含水层下开采研究与实践[J]
.煤炭技术,2008,27(2):56-58.
2
刘世方,胡伟,解建,刘小军,范涛.
五沟煤矿1017工作面含水层下开采[J]
.中国科技博览,2011(34):329-329.
3
鲍凤其.
房柱式开采煤柱稳定性数值模拟研究[J]
.煤矿开采,2008,13(6):17-19.
被引量:8
4
刘俊峰.
鹤壁矿区下夹煤层开采对二_1煤的采动影响[J]
.煤矿安全,2013,44(2):40-42.
5
杨逾,唐凯,梁鹏飞.
上行开采厚硬层间岩层移动变形数值模拟分析[J]
.金属矿山,2015,44(6):43-47.
被引量:2
6
李论,胡应旭,赵超.
任楼煤矿7_240(上)工作面含水层下开采技术可行性分析[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9):194-195.
被引量:1
7
涂敏,余忠林.
巨厚松散强含水层下开采覆岩移动破坏分析[J]
.矿山压力与顶板管理,2004,21(2):1-3.
被引量:11
8
王开元,涂敏,付宝杰,杨志磊.
松散含水层下开采对覆岩承载破坏规律的影响[J]
.煤矿安全,2013,44(1):12-14.
9
张志华,张义平,沈仲辉,明悦,赵明生.
某矿充填采空区围岩稳定性数值模拟研究[J]
.矿业研究与开发,2017,37(3):51-55.
被引量:6
10
杨科,孔祥勇,陆伟,刘帅.
近距离采空区下大倾角厚煤层开采矿压显现规律研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5,34(S2):4278-4285.
被引量:46
煤矿开采
2014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