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垂体炎是一种以垂体炎症和细胞浸润为特征的疾病,组织学上分为淋巴细胞性垂体炎(又称自身免疫性垂体炎)[1]、肉芽肿性垂体炎、黄瘤性垂体炎、坏死性垂体炎、IgG4相关性垂体炎和混合性垂体炎。垂体炎患者从磁共振上表现为鞍区占位病变,如对该病认识不足,易被误诊为垂体腺瘤,不恰当地进行鞍区肿物切除,易造成永久性地垂体功能低下并需要终生激素替代治疗。 IgG4相关性疾病是一种以血清IgG4水平升高及IgG4阳性细胞浸润多种器官和组织为特征的慢性、系统性疾病,常见受累器官包括泪腺、胰腺和腹膜后间隙等[2]。 IgG4相关性垂体炎是IgG4相关性疾病的一种,其主要特点是浆细胞对垂体和(或)垂体柄的浸润,导致垂体功能改变或占位效应[3]。该病由Vliet和Perenboom[4]于2004年首先描述,Wong等[5]于2007年首次行病理学诊断。目前国内对该病的病例报道甚少,本综述就IgG4相关垂体炎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标准总结如下。
出处
《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339-341,共3页
Chinese Journal of Endocrine Surgery
基金
卫生部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基金资助(W2012FZ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