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浅谈在数学教学中引入反例的教学作用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对于一个命题来说,反例是简明有力的否定方法;而对于学生的学习过程来说,它又是加深对概念、定理等数学对象理解的重要手段,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若能通过反例的教学,对学生所犯的错误加以剖析,让学生从分析中认识到“错误”产生的原因,这对学生准确而深刻地把握概念,掌握知识与方法,预防知识性或方法性的错误,乃至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形成严谨的思维品质,都将会起到积极的作用.一、运用反例,深入概念内涵,拓展概念外延人们在获得一个正确认识的过程中,往往要经过正反两方面的比较和鉴别,才能完整地将新的认知“同化”于原有的认知结构之中. 因为正面示例,只是回答了什么情况下“是”的问题,而“反例”显然通过另一个侧面抓住该概念的本质,回答了什么情况下“不是”的问题,即从认知的反方向,帮助学生加深对概念的认识. 例1 在学习定理“两边极其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时,同学们自然想到结论“有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动手画图,寻找是否会出现“例外”的情况,结果会出现这样的反例:如图,在△abc和△abd中,ab = ab,bc = bd,∠a = ∠a,但△abc与△abd不全等. 由此可以引导学生思考:需要再添加什么条件两个三角形就全等了,由画图可知,只要两个三角形都是锐角三角形,它们就全等了.二、引入反例,深刻理解定理,全面掌握性质学生在学习一个新的定理、性质时,往往会因为种种原因而忽略定理、性质中关键词语的理解与挖掘,从而造成认知“缺陷”,导致问题解决时的错误运用. 若在教学中恰当引入反例,可以帮助学生牢记定理的关键词语,并从“认知策略”上全面认识和掌握新知识,继而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与方式.三、构造反例,准确把握法则,灵活运用公式新课程要求变革传统、单一的课堂,让学生有机会在产生知识的过程中学习. 心理学家对人类认知活动的研究表明:对一个新事物的理解与运用,只有建立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的互相作用之下,有了一定的过程,才能真正地正确理解及灵活运用. 数学中的很多性质、法则都是以公式的形式出现的,它们也一般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 运用过程中,学生出一点错误本属正常现象. 但是,教师应该让这种“正常”现象,尽快地在学生的认知过程中“自觉”消失. 教学中若有目的地恰当引用一些反例,能加深学生对公式、法则的适用条件的认识与理解,使他们达到对公式、法则有效的理解与掌握,从而在对比中积累“灵活运用”的机智,让这种“正常”现象化归“不正常”,最终从暂存的记忆中抹去.四、借助反例,增强防范意识,提高纠错能力由命题结构可知,中学范畴的数学结论可划分为三类:① 充要条件型,② 充分条件型,③ 必要条件型. 特别是②③两种类型,在问题解决的应用时,学生经常会出现差错,并且极不易发现错误所在. 倘若让学生在“反例”和“反问”中探索、讨论,则可增长“策略性知识”,修正原有的“陈述性知识”模块,提升其思维的准确性和防错意识,帮助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错误原因,找出正确的解题方法。
作者 侯建昌
出处 《商情》 2014年第34期230-230,共1页
  • 相关文献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