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对能力的信念影响行为——班杜拉等人的学习效能实验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自我效能感理论是一种用认知论的观点来解释行为动机的理论。 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这一概念是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最早提出的,指人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即对“I can do”的信念。以自我效能感为核心,班杜拉提出了自我功效论这一动机理论。该理论也是一种动机的认知理论,强调的是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的推测和判断。在19世纪80年代,自我效能感理论得到了丰富和发展,也得到了大量实证研究的支持。班杜拉认为自我控制和坚持严格的成就标准的原始动机来自于个体的内心,而非外在的环境。当人们实现了追求的目标时,就会觉得有能力,感到自豪、骄傲;如果无法达到标准就会感到焦虑、羞愧和没有能力。这种从成功的经验中衍生出来的能力信念叫做自我效能。
作者 边玉芳
出处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4年第14期30-31,共2页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 相关文献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