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甲状舌管囊肿是先天性囊肿之一,约占颈部原发性肿物的40%,于胚胎第6周时,甲状舌管开始退化,第8周时消失,在起始点处仅留一浅凹,即舌盲孔.如甲状舌管不消失,由残存上皮分泌物积聚即形成甲状舌管囊肿[1].该病是口腔头颈外科常见的先天性疾病之一,多见于1~10岁的儿童,亦可见于成年人,手术是其唯一有效的治疗措施.手术的关键是除囊肿或瘘管外将舌骨中份一并切除,同时追踪囊肿,切除舌盲孔[2].术后易导致口咽瘘及严重的术后切口感染,这会延长患儿的住院时间,增加痛苦和经济负担,甚至影响预后[3].因此医护人员需加强患儿术后呼吸道及切口感染等的护理.2012年3月,本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1例甲状舌管囊肿术后感染伴口咽瘘的患儿,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出处
《护理与康复》
2014年第8期813-814,共2页
Journal of Nursing and Rehabilit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