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彭燕郊所存文艺界人士书信 被引量:5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学界对于彭燕郊(1920—2008)的一般印象,基本上就是"七月派"诗人或"胡风分子"。这自然是无所疑义的。彭燕郊最初踏入文坛,即得益于胡风的大力提携~①;彭燕郊后来自称为胡风的学生,纵观其一生,也确是打上了很深的胡风烙印。新近出版的《梅志彭燕郊来往书信全编》~②,显然也有助于人们对于彭燕郊作为胡风学生这一文化身份的认识。但将彭燕郊的身份拘囿于此,
作者 易彬 黄园
出处 《新文学史料》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42-152,共11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现代文学文献学的理论建构与实践形态研究"[13CZW084] 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诗学.史料.文学史:多重视野下的彭燕郊研究"[12YBA014] 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彭燕郊与中国当代文艺发展之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4

  • 1李冰封.彭燕郊与《诗苑译林》及《散文译丛》[J].新文学史料,2008(4):17-20. 被引量:7
  • 2梅志.《致彭燕郊》(1985/12/26),《梅志彭燕郊来往书信全编》,第82页.
  • 3彭燕郊.《致木斧》(未刊稿).
  • 4施蛰存.《致江声》(1989/7/28),施蛰存.《北山散文集》(2),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767页.
  • 5林贤治.诗人的工作[J].新文学史料,2008(4):14-16. 被引量:4
  • 6杨德豫.《彭燕郊教授与<诗苑译林>》,《芙蓉》,2008年第6期.
  • 7《罗念生全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0卷.
  • 8罗念生等译.《希腊罗马散文选》,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
  • 9朱湘选译.《番石榴集》,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
  • 10罗皑岚,柳无忌,罗念生.《二罗一柳忆朱湘》,北京:三联书店,1985年.

共引文献13

同被引文献64

引证文献5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