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基于共生视角的区域空间规划研究——以皖江示范区国土规划为例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该文基于区域空间规划的内涵和目标,引入种群生态学中的共生理论,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为考察区域,从对区域国土规划的共生环境、共生因素和共生模式3个维度的分析提出了区域空间规划新的发展思路,从一个新的角度提出了区域国土规划的编制思路,以期对区域国土规划工作的开展有所裨益。
作者
倪楠
机构地区
安徽省土地勘测规划院
出处
《安徽农学通报》
2014年第17期9-11,共3页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
关键词
共生理论
国土规划
皖江城市带
分类号
F30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33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183
同被引文献
3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3
参考文献
7
1
强海洋,兰平和,张宝龙.
中国国土规划研究综述及展望[J]
.中国土地科学,2012,26(6):92-96.
被引量:25
2
王晓东.
对区域规划工作的几点思考——由美国新泽西州域规划工作引发的几点感悟[J]
.城市规划,2004,28(4):65-69.
被引量:17
3
曲亮,郝云宏.
基于共生理论的城乡统筹机理研究[J]
.农业现代化研究,2004,25(5):371-374.
被引量:102
4
李强,魏巍.
江淮城市群和长三角城市群合作研究——基于共生理论的视角[J]
.襄樊学院学报,2010,31(11):74-77.
被引量:4
5
黄小勇,陈运平.
基于共生理论的区域经济包容性增长文献综述[J]
.华东经济管理,2012,26(7):115-119.
被引量:15
6
蔡银莺,张安录.
国土空间规划的规制效率及溢出效应研究进展[J]
.中国土地科学,2011,25(10):89-94.
被引量:7
7
陈晓春,谭娟,胡扬名.
基于共生理论的区域行政发展研究[J]
.财经理论与实践,2007,28(6):115-118.
被引量:20
二级参考文献
133
1
钱凯.
“包容性增长”的观点综述[J]
.经济研究参考,2011(24):38-46.
被引量:4
2
方磊,黎福贤.
对国土规划几点粗浅的看法[J]
.城市规划,1982,6(6):32-34.
被引量:2
3
曲亮,郝云宏.
基于共生理论的城乡统筹机理研究[J]
.农业现代化研究,2004,25(5):371-374.
被引量:102
4
杨保军.
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困境及出路[J]
.城市规划,2004,28(10):26-34.
被引量:56
5
杨爱平,陈瑞莲.
从“行政区行政”到“区域公共管理”——政府治理形态嬗变的一种比较分析[J]
.江西社会科学,2004,24(11):23-31.
被引量:123
6
魏心镇,林亚真.
国土规划的理论开拓——关于地域结构的研究[J]
.地理学报,1989,44(3):262-271.
被引量:19
7
阿马蒂亚.森,王燕燕.
论社会排斥[J]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5(3):1-7.
被引量:175
8
张伟,刘毅,刘洋.
国外空间规划研究与实践的新动向及对我国的启示[J]
.地理科学进展,2005,24(3):79-90.
被引量:36
9
陈瑞莲.
论区域公共管理的制度创新[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5(5):61-67.
被引量:110
10
苗长虹.
从区域地理学到新区域主义:20世纪西方地理学区域主义的发展脉络[J]
.经济地理,2005,25(5):593-599.
被引量:53
共引文献
183
1
包晓雯.
英国区域规划的发展及其启示[J]
.上海城市规划,2006(4):54-58.
被引量:4
2
时维金,沈建华,万宇.
共生理论视角下我国跨省区体育科研合作机理研究[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42(1):55-64.
被引量:4
3
周华,李同升.
关于城市发展战略规划未来趋势的思考[J]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5(3):12-13.
4
赵英丽.
城乡统筹规划的理论基础与内容分析[J]
.城市规划学刊,2006(1):32-38.
被引量:70
5
段娟,文余源,鲁奇.
近十五年国内外城乡互动发展研究述评[J]
.地理科学进展,2006,25(4):118-128.
被引量:62
6
李广斌,王勇,谷人旭.
我国区域规划编制与实施问题研究进展[J]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6,22(6):48-53.
被引量:12
7
殷为华.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外区域规划研究的对比分析[J]
.世界地理研究,2006,15(4):30-34.
被引量:2
8
李广斌,王喜,王勇.
我国区域规划存在问题及其调整思考[J]
.地域研究与开发,2006,25(5):10-13.
被引量:22
9
段娟,文余源,鲁奇.
我国中部地区城乡互动发展水平综合评价[J]
.农业现代化研究,2007,28(1):7-10.
被引量:12
10
程慧,李宗植.
江苏省城乡统筹发展的共生分析[J]
.现代经济探讨,2007(3):46-49.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3
1
洪黎民.
共生概念发展的历史、现状及展望[J]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1996,8(4):50-54.
被引量:138
2
雷志柱.
知识共享研究视角综述[J]
.商业时代,2008(16):38-38.
被引量:11
3
李斌,钱丰收,万赛罗,李翔.
面向成人高等教育的在线教学平台构建方法研究[J]
.中国教育信息化,2016,22(7):85-89.
被引量:7
引证文献
1
1
钱丰收,李翔.
共生理论视域下省级继续教育网络园区构建路径——以安徽省为例[J]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7(4):52-55.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3
1
王纯彬.
基于共生理论的城乡规划专业研究型教学模式探究[J]
.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浙江工商大学教学改革论文集,2019(1):60-65.
2
宋浩平,窦育民.
试论共享经济时代的共享继续教育[J]
.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8(4):15-19.
被引量:5
3
钱丰收,王颖,袁舒雯,张月蓉.
区域性“互联网+”继续教育共同体构建--以安徽省为例[J]
.梧州学院学报,2020,30(6):103-110.
被引量:3
1
本刊记者.
皖江潮涌满眼春——省发改委副主任刘荣华谈皖江示范区建设[J]
.江淮,2011(1):44-46.
2
肖红.
合肥市制造业竞争力分析[J]
.巢湖学院学报,2015,17(5):37-41.
3
叶强.
对皖江示范区汽车产业发展若干问题思考[J]
.汽车工业研究,2010(8):21-24.
被引量:2
4
苏建华.
关于新时期区域国土规划思路的探讨[J]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1997(1):38-40.
被引量:2
5
苏建华.
浅议区域国土规划思路与方法的创新[J]
.发展研究,1997,14(2):15-16.
被引量:1
6
王诗根.
滁州统一战线在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中的作用与途径研究[J]
.滁州学院学报,2011,13(4):49-51.
7
刘倩.
共生视角下我国家庭农场经营模式的选择[J]
.台湾农业探索,2014(6):31-36.
被引量:3
8
李志刚.
论加强和革新国土规划的若干问题[J]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35(1):53-58.
被引量:2
9
<辽宁省国土规划>课题组.
辽宁省国土规划实施的基本条件[J]
.国土资源,2009(7):38-40.
被引量:1
10
围绕两个根本性转变深化加强国土规划工作[J]
.地域研究与开发,1996,15(2):72-75.
安徽农学通报
2014年 第1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